锲而不舍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发布日期:2025-07-22   阅读:60次   来源: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字体大小:[大] [小]  
分享到:

  伟大事业需要良好党风,良好党风推动伟大事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组织要精心组织实施,推动党员、干部增强定力、养成习惯,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干事创业”。党的作风和形象关系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决定党和国家事业成败。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刻认识和把握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的必然要求,以优良作风干事创业,在攻坚克难中善作善成,以作风建设新成效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


  锤炼坚强党性,筑牢作风建设思想根基。党性与作风密切相关,作风反映的是形象和素质,体现的是党性,起决定作用的也是党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抓党的作风建设的一个重要着眼点就是,透过作风看党性,在解决作风问题的基础上解决好党性问题。政治上的坚定、党性上的坚定都离不开理论上的坚定。要把政治修养摆在党性修养的首位,紧密联系党的创新理论并从中汲取党性滋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觉用这一思想改造主观世界,深刻领会这一思想关于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思想境界、加强党性锻炼等一系列要求,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要学思践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从思想深处铸牢对党忠诚,厚植为民情怀,纯正道德品质,保持清正廉洁,提高对加强作风建设的认识,筑牢抵御各种错误思潮、有害思想侵蚀渗透的思想防线。


  贯彻群众路线,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这一宗旨体现在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具体实践之中,体现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之中,同时也必然体现在党的作风之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作风问题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加强作风建设必须紧扣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这个关键,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作风建设成效如何、存在哪些问题,人民群众感触最深也最有发言权。要坚持靶向施治,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查处群众身边“蝇贪蚁腐”,深化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坚持把人民满意作为根本标准,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就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让整治成果切实惠及人民群众。要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加强调查研究,虚心求教、问计于民,持续地密切与群众的联系、加深与群众的交流,从群众的实践中吸收经验,从群众的意见中汲取智慧,提高服务人民的本领,把作风转变体现在推动发展的实际成效中。


  形成“头雁效应”,带动党风政风社风持续好转。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历来是作风建设的风向标。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多次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转变作风,身体力行,以上率下,形成“头雁效应”。领导干部带头,应该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全面的而不是有选择的、一以贯之的而不是虎头蛇尾的。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不仅要严于律己,还要管好身边人身边事,坚决同特权思想、特权行为作斗争,大力弘扬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等光荣传统,推动形成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当好良好政治生态和社会风气的引领者、营造者、维护者。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努力成为全社会的道德楷模,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和廉洁操守,以实际行动带动全社会崇德向善、尊法守法。要坚持不懈将改进作风的要求贯穿工作的方方面面,认真落实工作内容,注重工作实效,确保工作质量,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汇聚起推动改革发展的正能量。


  推进同查同治,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相互交织,是现阶段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要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风腐问题都源于背离初心使命、动摇理想信念、无视群众利益。风腐问题同根同源,必然要求同查同治。要以“同查”严惩风腐交织问题,即在查处“四风”问题时仔细鉴别隐藏的腐败问题线索,驰而不息推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抓早、抓小地纠治“由明转暗、改头换面”的不正之风,实现“由风查腐”。要以“同治”铲除风腐共性根源,即在惩治腐败问题过程中及时发现不良苗头,精准鉴别和整治容易演变为腐败的作风问题,有针对性地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起到“由腐纠风”的作用。要建立健全风腐同查同治工作机制,坚持抓惩治和抓责任相统一,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同时建立健全严格、完善的作风建设法规制度体系,以刚性的制度规定和严格的制度执行,实现作风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周朋李明

  (作者单位: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大学。本文系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AHSKZ2022D02]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