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院会”蹦出“金点子”

发布日期:2025-07-11   阅读:173次   字体大小:[大] [小]  
分享到:

  今年以来,一场场别开生面的小院宣讲在顾集镇9个村接连召开,镇村干部与群众围坐在一起,谈政策、聊家常、解难题、办实事,呈现出“一村一治”的生动局面。


  政策理论“小院讲”。群众代表和镇村干部围坐在一起,听革命历史和红色故事、讨论乡村振兴的惠民补贴政策……顾集镇以群众为主体、以院落为阵地,组织党员干部、驻村第一书记、业务骨干走进农户家中、田间地头,用朴实的语言为群众宣讲政策理论,动员各村致富能手、好婆媳等群众代表分享自身经历和创业故事,通过身边事鼓励身边人。


  从“被动听”到“主动学”,从“理论灌输”到“实践共鸣”,顾集镇以小院宣讲会为载体,以“每周故事会”和“政策明白卡”等形式,将党的创新理论和惠民政策送到群众身边,既筑牢了基层思想阵地,又架起了干群“连心桥”。传统小院宣讲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深度融合,“小院子”摇身变成“大课堂”,政策理论学习更接地气。


  矛盾纠纷“小院解”。“因为宅基地边界问题,两家吵了好多回,我们协调了好多次。没想到,最后在一场小院会上说开了。”南李村村民王某、李某曾因两家房屋边界围墙位置闹得不可开交。小院会上,镇村干部带着卷尺现场丈量,围观村民你一言我一语评理,最终,两家各让一步,握手言和。顾集镇在小院会上举行“邻里议事”,将邻里纠纷、婆媳矛盾、土地划分等难题以“议事”模式一一化解,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事情说开了,心里的疙瘩就没有了。如今,小院会已变成群众的“解忧杂货铺”,群众也在参与的过程中从“旁观者”变成“调解员”,每个人心里都有了一把量尺,在日常中自觉共同维护家庭、邻里关系。


  民生实事“小院议”。“路灯坏了好几个,能不能赶紧修?”“能不能多设几个垃圾投放点?”村民提出建议,干部一一记录在“问题清单”上。会后,镇村干部马不停蹄地联系维修人员修路灯,增设垃圾投放点。一周后,路灯重新亮起,垃圾也有了去处。


  “小院会之所以受到群众欢迎,关键在于充分凸显了群众的主体地位。”顾集镇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说道。


  从政策宣讲到民生实事,从纠纷调解到乡村治理,这一方小小的院落,不仅承载起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书写着基层治理从“管理”到“共治”的大文章。


  如今,在顾集镇小院会里蹦出的一个个“金点子”,正在将村村有特色产业、户户有致富门路的美好愿景变成现实。(陈晓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