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顾集镇胡湾村,年近七旬的贾兰真跟邻居们坐在文化长廊板凳上讲述着自己儿媳妇孝顺的事情,听着村人的夸赞,随风飘荡的是一阵阵骄傲自豪的笑声。
这一个三千多人的村子,村庄美、学风优、治理活。这春和景明一片向好的态势又是怎样而来的?
“我们坚持党建引领、群众参与、矛盾化解、基层基础、实际成效等方面开展建设工作,以打造‘枫桥式’村庄为基础逐步推开,以提高群众的幸福感为评价标准,切实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水平。”顾集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一语道出了胡湾村的“善治密码”。
从“俯下身子办实事”展现“党建引领”的力度。一个越来越好的村子,必然有一个团结有力的班子,必然有着一位担当作为的“当家人”。顾集镇党委坚持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为基层治理效能。胡湾村积极组织支部成员、党员、入党积极分子、退役军人、返乡人员等积极参与到村庄事务中去,有效充实了治理力量。
无论是八十多老人还是三岁小孩,胡湾村党支部书记胡文龙都像是自己家里人一样亲近。他自2021年任职以来,带领党员干部群众一起努力,见证了胡湾村一点点蜕变为那个让人一提起就自豪的家乡。在村民的见证下,胡湾村新建了三层党群服务中心一处、便民广场、文化舞台、村卫生室。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这是“枫桥经验”的精髓所在。“不在办公室里处理矛盾、不在人少的时候处理矛盾、不在冲突激烈的时候处理矛盾。”提起村里的群众工作,胡文龙有着自己一套探索实践得来的“秘诀”。
胡湾村文化广场上的文化长廊是村里人农闲时最喜欢去的地方。大家在这里聊聊天,谁家的婆媳关系好,谁家的孩子考上重点了,这一片阴凉既是村里的“民情收集站”,也是村民纠纷化解的“议事点”。胡文龙在这里倾听群众的心声,收集意见和建议,也组织干部群众在这里公开讨论评议处理各种矛盾问题。
讲道理、讲法律、讲感情,是胡湾村“群众议事会”化解纠纷的“三个法宝”。 去年,本村的两家地邻因为“争地边”的问题闹到了胡文龙那里。胡文龙把两家人约到“群众议事点”,邀请大家伙一起说道说道,评评理。
一块相邻的地,一家想种树,另一家怕树大遮阴,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按理说,老贾自己的地种啥都行,可树长起来确实耽误胡子义的庄稼!”“要我说,这块地这两家都别种了,我包过来种大棚,每年每亩1000元承包费。”“我觉得行!”“我们也觉得行!”村民胡雷一句话立马得到大家认可。七嘴八舌中既把问题解决了,三方还都挺满意。
顾集镇按照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实现村内矛盾就地化解。党群服务中心、文化长廊、文化广场、街头巷尾,都成了村民议事评事的“好去处”。父老乡亲一起听听原委、表表观点,能说的说、能劝的劝,在心服口服中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陈晓浩)
- 上一篇:无
- 下一篇:界首市举办第二十五届梨花诗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