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庙镇:夯基提质惠民生 铺就百姓幸福路

发布日期:2025-03-12   阅读:715次   字体大小:[大] [小]  
分享到:

  清晨6点,天刚蒙蒙亮,陶庙镇赵庄村的巷道里已响起铁锹与砂石的碰撞声,近百名村民分组忙碌在“工地上”,有人挥汗如雨开挖土沟,有人弯腰铺设下水管道,还有人用独轮车推来混凝土浇筑路面。赵庄村以工代赈(村民自建)道路硬化及下水道建设项目采用村民自建的形式,村里严格遵循“能用人工绝不用机械”原则,通过村民的双手已完成约3公里的下水管网铺设,既根治了困扰多年的积水难题,又让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增收。


  双手刨出“地下民生”。“这沟得再挖深二十公分!”54岁的施工队长赵大叔在土沟里,用木尺仔细测量管道基槽。作为村里的老瓦工,他带着12名村民负责核心段施工,项目工作专班明确规定:管沟挖掘、砂石回填、混凝土搅拌等工序全部人力完成,仅土方工程就吸纳了近30名劳动力。村民赵大姐边用铁锹平整路基边说:“以前雨季院里积水都把鞋子弄湿,现在政府出材料,咱们出力,下水管铺到家门口,一天还能挣一百多块呢!”


  独轮推出“脚下坦途”。在道路硬化现场,村民们用独轮车运砂石。为最大限度创造就业岗位,搅拌车、压路机等设备村里尽量避免使用,混凝土主要凭人力搅拌,砂石全靠独轮车来运输。“咱们用木模板固定路基,拿铁磙子压实路面,比机械干得仔细!”村支书赵子银蹲在地上检查硬化厚度,手里的卷尺拉得笔直。据统计,项目已累计施工500余工时,硬化道路约3公里,百余名村民参与,其中主要是脱贫户及其他低收入人口,总工程预计劳务报酬68万元,占以工代赈申请资金的35.79%。(张思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