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黄镇热闹非凡,一场别开生面的书记擂台赛在此激情上演。来自全镇7个村的村书记齐聚一堂,以“比武打擂”的独特方式,展示过去工作成绩,总结经验教训,精心谋划当下发展策略,为大黄镇下一步发展清晰地指明方向。这场擂台赛不仅是一场工作成果的展示,更是一次思想的碰撞和发展动力的激发,在大黄镇掀起了一股干事创业的热潮。
党建引领,筑牢发展“桥头堡”。抓党建是大黄镇发展的根基,各村书记在党建工作上使出浑身解数,通过抓班子、带队伍、建机制,为乡村发展注入强大的组织力量,筑牢乡村发展的“桥头堡”。一个坚强有力的班子是村子发展的核心。各村书记注重班子建设,积极营造团结协作、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定期组织班子成员开展学习交流活动,提升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使班子成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重大决策和项目推进中,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征求意见,让班子成员都能参与到村子的发展中来,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队伍建设是党建工作的关键环节。各村积极挖掘培养年轻人才,吸引在外优秀青年返乡创业,将他们纳入村级后备干部队伍。通过开展各类培训,提升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打造一支能干事、干成事的党员队伍。同时,设立党员示范岗,让党员在各项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动群众共同参与乡村建设。完善的机制是党建工作有序开展的保障。建立健全党建工作责任制,明确村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将党建工作任务分解到每位班子成员,定期进行考核评价。完善党内组织生活制度,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产业赋能,跑出发展“加速度”。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大黄镇各村书记在促发展方面妙招频出,通过整合资源、土地流转、投资入股等方式,实现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跨越,推动各村从“一村一品”迈向“一村一园”,让乡村产业发展跑出“加速度”。各村充分挖掘自身资源优势,对闲置土地、林业、水域等资源进行整合盘活。将这些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发展特色产业。有的村利用丰富的林地资源,发展林下经济,种植中药材、养殖家禽;有的村依托优美的自然风光,开发乡村旅游项目,打造农家乐、民宿等,吸引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土地流转是实现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重要途径。各村积极引导农户将土地流转给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实现土地的高效利用。通过土地流转,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还为发展现代农业奠定了基础。一些村子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建设现代化农业园区,发展高效农业、设施农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投资入股也是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各村通过将集体资金、资产入股到有发展潜力的企业或项目中,实现村集体经济的增收。一些村与农产品加工企业合作,以资金或土地入股,参与企业分红;还有的村投资建设标准厂房、商铺等,出租给企业或商户,获取租金收入。在各村的共同努力下,大黄镇的村集体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李大村、石楼村的村集体经济纷纷突破100万元大关,成为全镇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标杆。其他各村也不甘落后,积极谋划乡村振兴项目,不断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径。
治理升级,绘就乡村“新画卷”。乡村治理是乡村发展的重要保障。大黄镇各村书记在谋治理方面下足功夫,通过开展“晒被子比孝心”等一系列特色活动,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推动平安创建工作,为乡村发展绘就和谐稳定的“新画卷”。“晒被子比孝心”活动的开展,在全镇营造了尊老、爱老、敬老的良好氛围。通过晾晒老人的被子,展示子女对老人的关爱程度,让孝文化深入人心。这一活动不仅增进了家庭和睦,还促进了邻里和谐,为乡村治理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同时,各村还积极开展其他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建设文化广场、农家书屋等文化设施,组织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等活动,满足村民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提升村民的文化素养和文明程度。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方面,各村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定期组织人员深入农户家中,了解村民的诉求和矛盾纠纷。对排查出的问题,及时进行调解处理,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通过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引导村民依法办事、依法维权。平安创建工作是乡村治理的重要内容。各村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安装监控设备,组建治安巡逻队,加强对村庄的巡逻防控。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对消防、食品、生产等领域的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及时整改消除,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经过激烈的角逐,筛子李村村书记凭借出色的表现获得了此次擂台赛的擂主。他表示,将珍惜这份荣誉,继续努力,带领全村群众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取得更大的成绩。据了解,大黄镇书记擂台赛的成功举办,为全镇各村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激发了各村书记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动力。在党建引领下,大黄镇正以产业发展为引擎,以乡村治理为保障,向着乡村振兴的目标大步迈进,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画卷正在大黄镇徐徐展开。(姚易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