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基层治理效能,近年来,戴桥镇积极探索社会治理积分制,不断激发群众参与热情,着力形成共商、共治、共建、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党建引领,助推社会治理。戴桥镇成立“积分制”工作专班,建立镇党委统筹+工作专班推进+村级党组织具体实施的三级联动机制,各村组建由“五老”人员、志愿者、村干部、“网格员”组成的评分队伍,科学制定兑换物品明细标准,形成职责明确、评定有效、兑换有据的闭环模式,同时,充分发挥关键少数的模范带头作用,鼓励村“两委”、党员、村民代表、网格员等整户参与、率先示范,引导辖区群众广泛参与,形成“党建引领、群众自治、协同联动”的治理模式。
因地制宜,激发群众热情。戴桥镇立足镇情,科学制定积分制实施方案,在辖区范围内全面推行,将积分标准设置为5大类、20小类,动态管理正向加分、反向扣分、一项清零项,通过制定详细的积分规则,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环境整治、文化体育、移风易俗等活动,每完成一项任务即可获得相应的积分,引导群众弘扬勤俭节约、爱护环境、和睦邻里等新风正气,让村民们切实感受到了参与乡村治理的实惠与价值。
规范管理,共促乡村振兴。戴桥镇按照一事一记录、一月一公示、一季一奖励的模式,由积分评定小组共同参与评定积分,定期对农户积分进行审核认定,积分情况在公告栏进行公示,确保积分的产生与评定过程公开透明。根据“积分制”的量化指标和辖区群众的年度积分情况,结合“首信积分超市”进行积分兑换,积分可以兑换洗衣液、洗洁精、毛巾等生活日用品,物品虽小,却潜移默化在各村营造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也让基层社会治理由任务命令向激励引导转变。
下一步,戴桥镇将不断创新“积分制”的运用形式,结合实际需求,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基层治理,让“小积分”释放助推基层治理的“大能量”。(徐戈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