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集镇:红薯喜丰收 富民添“薯”光

发布日期:2024-12-17   阅读:583次   字体大小:[大] [小]  
分享到:

  近日,在砖集镇张老家村,44岁的种植户张报正驾驶收割机抢收红薯,顺着根茎一拉,一垄垄红薯“破土而出”,个个色泽鲜亮、圆润饱满。村民们正忙着将新红薯去泥、分拣、装车,动作娴熟而麻利,形成了一条高效的“工作线”。


  “今年雨水充沛,光照充足,我种植的红薯品种是优质、高产、抗病性好的普薯32号,俗称‘西瓜红’。这种红薯鲜红细嫩、口感独特、营养丰富。今年共种植110余亩,亩产在5000斤左右,批发价每斤0.7元,今年红薯的经营收入预计能达到50万元。”张报笑着算起了收入账。


  张报是村内有名的返乡创业带头人,年轻时随着好友外出务工。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发现红薯在市场中的潜在商机。于是拿出在外打拼积攒的积蓄,返乡承包土地,发展红薯产业,成立了山林种植基地。


  “种植红薯可不是一容易的事情,在种植红薯前要深翻土壤,这有利于地下薯块的膨大,还要避开涝洼地,土壤积水不仅容易导致植株旺长,而且还容易导致薯块腐烂。”说起种植红薯的艰辛,张报打开了“话匣子”。“刚种地那段时间,我死磕专业书籍,四处取经,穿梭田间地头向农户学习。同时,我也时常邀请技术人员到地里实地指导,虚心学习种植方法,逐渐我也从‘门外汉’变成‘土专家’了,每年都会有很多朋友还到我这来学习种植红薯经验。”


  红薯的种植不仅增加了村集体收入、群众收入,解决了周围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同时也推动了帮扶产业提质增效,巩固拓展了脱贫攻坚成果,让村民切切实实尝到了甜头。今年78岁的村民张金华是村里的脱贫户,从2021年开始,他就把自己的6亩地按每亩每年1000元承包给了红薯基地。


  “我主要在家里搞养殖,闲暇时间在红薯基地干零活,干零活的收入和流转土地的租金算下来,一年下来大概能挣个3万多元。”张金华开心地说。


  红薯产业的发展,有力拉动了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方面,红薯种植业直接带动了村民增收,成为当地农户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另一方面,产业链条的延伸,如红薯深加工、方便食品等环节的兴起,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推动了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进一步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


  下一步,砖集镇将持续紧紧围绕“党建强村、产业富村”发展思路,深挖资源优势,在特色农产品上下足功夫,做优做强红薯、香菇、冬桃等特色产业,引导种植大户走高、精、专、优之路,着力构建“一村一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全镇乡村振兴注入源源活力。(骆振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