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首:农田建设“高标准”实实在在为群众

发布日期:2024-11-21   阅读:744次   字体大小:[大] [小]  
分享到:

  深秋时节,戴桥镇戴西村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在农桥、涵洞、泵站建设区,机械工、钢筋工、木工等工种相互配合、交替作业,施工紧张有序。在输水管道铺设区,技术人员提前规划,合理分解工序,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已进入收尾阶段。在田间道路施工区,地表清基、地基碾压、灰土拌合碾压等作业“穿插”进行,多线同步实施,施工效率得到极大提升。


  2024年,戴桥镇高标准农田建设改造提升项目,规划在戴西、戴东、王竹园、扎扒集等四个行政村,实施1.3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改造提升,主要内容涉及1.3万亩土壤改良,建设15座农桥、32座涵管桥、16.23公里田间道路、2座取水泵站,疏浚25公里中小沟渠,同时采用地表水灌溉,发展高效节水灌溉3000亩。目前总体工程建设进度已超60%,正按计划推进实施,预计明年3月份完工。


  “高标准农田建设便利了群众,提高了群众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很多年前的路既狭窄,又没有硬化,农业机械无法通过,庄稼难收获,阴雨天气更是一片泥泞,无法满足当前农业生产需要,今年高标准农田建设把我们村过去的‘小窄路’建成了丰收的‘致富路’,群众都很高兴,施撒的有机肥提高了耕地地力水平,节水灌溉区建成后,更是不愁给地浇水。”戴西村党支部书记秦世界说。高标准农田建设让农业生产实现了提质增效,极大提高了农田抵御风险灾害能力,增强了农民群众种粮丰收的信心。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压实各级责任,狠抓、严抓工程质量,不断提高投入水平,加强建后管护,真正为群众谋福,让群众受益,为扛稳扛牢粮食安全责任,建设千亿斤江淮粮仓作出应有贡献。下一步我市将深入学习冬春农田水利暨高标准农田建设会议精神,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回头看”和专项整治行动要求,抢抓施工“黄金期”,吹响奋战“集结号”,扎实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农田沟渠修复整治和平原涝区治理工作,为建设高质高效现代化农业打下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