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落细河长制,做好常态化巡河工作,今年以来,界首市芦村镇健全机制保障,采取切实措施,有力推动“河长制”各项工作扎实开展。
强化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按照“建立管理机构、明确工作目标、落实管理责任、严格管理考核”的要求,芦村镇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建立镇、村两级河长责任体系,制定了《芦村镇河长制工作实施方案》及相关河长制工作制度。实行党政同责,构建组织体系,明确工作责任,加强各村联动。定期召开会议,总河长每月召开一次河长例会,听取河长办公室工作汇报,研究解决河长制推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今年以来,共召开专题会议6次,研究解决一批重大问题。
建立健全“河长”网络,定期开展整治监测。芦村镇辖区5条大中沟,设立镇、村两级河长,分别由镇副科职干部担任镇级河长,流域所经过的村为责任主体。目前,全镇共设立2名总河长,5名镇级河长,6名村级河长。在河岸显要位置设立河长公示牌,标注河道的范围、职责、整治目标和监督电话等,接受社会监督。同时,根据人员变化,及时调整镇级河长1人。河长办定期组织开展联合整治活动共5次,参与整治力量300多人次,清理乱毁坡种植的2000平方米,清理河面水草、垃圾漂浮物、树枝、岸坡垃圾、农作物秸秆整治成效明显。加强河面保洁工作,随时发现问题随时整改,较好地落实了河面的保洁工作。强化水质监测,及时掌握河道水质变化趋势,为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提供了依据。
落实巡河制度,制定“一河一策”。芦村镇明确巡河规定,要求镇级河长巡河不少于每月一次,村级河长巡河不少于每半月一次,重点巡查河面是否清洁、有无管道向河道排污、是否存在偷排乱排等现象,做好巡查记录,及时汇报情况,发现问题立行立改。该镇对辖区光芦河、北八丈、芦草沟、皇姑河、枣王沟等5条大中沟,根据实际分别制定了“一河一策”,因河施策。对光芦河、芦草沟等进行清淤治理,打造大中沟治理示范河流,为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打下基础。
下一步,芦村镇将进一步强化河湖长履职尽责,积极推动解决河湖管理保护问题,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抓好抓实“河长制”各项工作落实,切实营造“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的水生态环境,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努力打造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桑艳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