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女,汉族,1980年7月出生,新马集镇谢庙村邓卢自然村村民。
夫妻齐心 创造幸福生活
王芳自幼丧母,跟随姐姐生活。2003年,她经人介绍,与苑夫朋相识相知,并组成家庭。婚后,夫妻两人恩爱有加,相敬如宾。她深知先天性耳聋、语言障碍的婆婆和年龄渐大的公公,已经尽了全力才换来如今这样的生活,因此对他们更加孝顺。为了尽快改善家境,她向姐姐借了3万元钱,又拿出本就不多的彩礼,购置了一辆农用车,走街串巷做五金生意。
那时,浑身都是干劲儿的夫妻俩到哪都形影不离,丈夫开车,她拖着怀孕的身子坐在副驾陪伴丈夫,白天卖货,晚上在街头、路边或者加油站睡觉。付出总有回报,虽然整日奔波很是辛苦,但钱越挣越多,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2005年,随着女儿小萍的出生,王芳在家一边照顾孩子,一边照顾耳聋又语言障碍的婆婆。2006年10月的一天夜里,婆婆突然有病,王芳马上打了120急救电话,把婆婆送到界首市人民医院,经检查得知是急性阑尾炎。由于婆婆有语言障碍,各项需求无法表达,王芳便边干边猜,一连陪护了两个星期,直到婆婆安稳出院。出院后,她更加细心地照顾婆婆。
那时,公公和丈夫在外做生意挣钱,她在家既照顾女儿和婆婆,又将家里地里打理地井井有条,让他们父子更加放心地在外打拼。2018年,经过多年辛苦打拼,王芳在老家盖了一栋二层小楼,一家人生活过得越来越好。
无怨无悔 照顾两个残疾婆侄
2007年8月,婆嫂于敏芹生下一对双胞胎儿子小嬴、小杰,一大家人别提多高兴了。正在全家都沉浸在幸福之中时,他们发现小赢的两个脚往里反,脊椎突出,看着明显不正常;小杰虽然情况好些,但与正常孩子还是有差距。他们带着孩子到界首市人民医院去检查,诊断结果让人难以接受:两个孩子都是脑瘫,只是小杰症状严重些,小赢的症状轻松些。
这边一大家人刚要考虑如何照顾两个脑瘫的孩子,那边嫂子直接承受不住这一打击,精神越来越差,就连照顾自己都有点费劲。看到嫂子这样,王芳便主动提出接管两个脑瘫侄子,从嗷嗷待哺到如今长大,正常孩子都要花费好多心血,更要不提还是照顾两个脑瘫的孩子,其中艰辛只有王芳知道。就连喂药这件小事,王芳都要是出浑身解数、急得满身是汗才能喂下去药……两个孩子从小都没少受罪,不是这病就是那病,不是吃药就是打针,每次都是王芳照顾,所以她对两个孩子的感情非常深。
2014年,王芳生下了儿子小凯,哪怕是月子里,都还要操心女儿和两个侄子的生活。2015年秋天,两个侄子到了入学的年龄,她将他们送到了谢庙小学上学。虽然他俩生活不能完全自理,但能让他们出去接触了正常同龄人也是好的。有次,她刚把侄子小赢送到学校折回家中,就接到老师的电话,让她给侄子送条棉裤到学校,因为侄子拉在了裤子上。这样的小事,在他们读小学的那些年,时有发生,每次都是王芳去送。
2020年秋季,两个侄子要去范寨上中学,依然是王芳接送。虽然学校离得远,接送不方便了,但考虑着婆嫂的身体状况,便果断继续接下了这个任务。2021年冬天有次下雪,她去学校接两个孩子,半路上自己却不小心滑倒了,由于摔得有些严重,好半天都没有起来,还是一位路过的好心人把她扶了起来。考虑到马上耽误接侄子了,便忍痛将两个孩子接回家后,才脱下裤子查看自己的腿伤,好在由于穿着棉裤,只是摔青了一块,没有出血。
2023年,侄子小赢考上界首中学,王芳就带着自己的一双儿女和小赢在界首生活,尽心尽力照顾他们的衣食起居。侄子小杰由于没有考上高中,便在老家谢庙跟随母亲于敏芹一起生活。这些年,总有人问王芳为什么自讨苦吃照顾两个侄子。每次她都说,一家子就是要互帮互助的。在她的照顾下,小赢虽然身体残疾,但整个人阳光、开朗。
带头行动 爱护村级卫生
王芳还十分支持村里的工作。村里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活动时,只有她在家就积极参与。2022年暑假,天气炎热,村里组织人员进行大扫除。王芳听说后,立即拿起工具参加卫生清理工作。她一边忍受垃圾的臭味,一边麻利地干活,直到将所有垃圾全部清理完毕,才回家做家务。
2024年春节前后,由于天降大雪,主干道都被雪覆盖了。带着孩子回村过年的她,主动拿起铁锹等清扫自家附近的主干道。在她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了清扫队伍,从村东头一直铲到村西头。铲完后,她还回家骑着电动三轮车将堆在路旁的积雪都拉到村头的路边沟里,方便群众通行。(王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