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界首市舒庄镇大鲁村褚台庄村民褚德才家娶儿媳妇,原本准备在城里宴请宾客,后来听说村里的移风易俗便民大礼堂同样可以办婚礼,还可以节省8000元的开支。
“在便民大礼堂举办婚礼,既热闹又朴素,钱花得也不多,婚事新办就是好!”褚德才竖起大拇指称赞。
作为阜阳市“一约四会”的发源地,2017年以来,大鲁村聚焦农村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相互攀比的不良陋习,整合盘活阵地资源,创新打造移风易俗便民大礼堂,修订完善大鲁村村规民约,建立建强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四会”组织,开展议人议事议钱、评孝评贤评美、理随礼理待客理风气、禁毒禁赌禁违法工作,持续激活群众的内生动力,为乡村振兴“塑形铸魂”。
据大鲁村委会主任顾学刚介绍,截至目前,大鲁村已累计劝导147例红白喜事简办,开展97次村民议事活动,63次道德评议活动,188次禁毒禁赌、扫黑除恶排查宣传活动,共帮助群众红白事减少开支600余万元,其成效两次被《人民日报》刊发,多次被《决策》杂志、《安徽日报》《阜阳日报》、人民网等主流媒体报道。
“现在的大鲁村红白喜事比阔气讲排场的少了,厚养薄葬、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的多了,陈规陋习逐渐破除,崇德向善蔚然成风。”顾学刚说。
与此同时,舒庄镇认真总结“大鲁村经验”,将其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并在辖区范围内进行推广。随着“一约四会”的全面推进,乡村社会风气持续改善,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目前,舒庄镇7个行政村均建立了‘一约四会’制度,培育良好的民风家风乡风,大大减轻了群众的经济压力和精神负担,推动着和美乡村建设既有‘面子’又有‘里子’,既有‘颜值’又有‘气质’。”舒庄镇党委副书记段照义介绍,因在乡村治理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舒庄镇先后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安徽省文明镇”等称号。
- 上一篇:顾集镇:移风易俗“出新”又“走心”
- 下一篇:戴桥镇:厚植文明沃土 培育文明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