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妇女儿童和妇联工作重要论述,持续深化妇联改革,激发基层妇联活动,自2022年,界首市妇联精心谋划,有力打造“界首家庭教育促进会”——“首心”系列工作品牌,推动基层妇联执委有效发挥作用,全市“首”心妈妈牵手留守儿童活动丰富多彩,帮扶工作成效明显。
“首”心妈妈——高利萍作为镇级妇联执委主动作为,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
自立自强,励志前行。高利萍,界首市田营镇妇联执委、圆梦家庭农场负责人,曾获“中国好人”、全国“魔豆妈妈”创业扶贫大赛优秀奖、安徽省“魔豆妈妈”创业扶贫大赛一等奖、安徽省“三八红旗手”等荣誉。患有慢性肾衰竭的她独自抚养三个孩子,大女儿患有智力障碍,但她不等不靠,在政府支持下艰苦创业,从2016年养殖场建成后,她引进了7头、30头、80头……牛犊,又流转了土地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用勤劳和智慧摆脱了贫困,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致富,她从贫困到致富“领头雁”,从而也成了人们口中的“牛妈妈”。她的事迹先后被中国妇女网、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网、安徽新闻网等宣传报道。
感恩于心,回报于行 。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有大爱的她看到村里有不少留守儿童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父母常年不在家,就萌生了帮扶资助留守儿童的想法,固定帮扶30余名留守困境儿童,并在农场设立“牛妈妈”爱心小屋,购置空调、书架、书籍、画纸、画笔、益智玩具等,每年过节都给孩子们买书包、棉衣等,生活费和学费也都一手包揽。同时,她还积极联系市妇联家庭教育导师,不定期给孩子上心理辅导课和心理辅导。“虽然我给不了他们太多经济上的支持,但是我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提供帮助,让他们拥有快乐的童年。这就是我的初衷。”高利萍坚定地说。
旦旦是田营镇的一个留守儿童,父母离婚后,把年仅五岁的旦旦丢给年迈的爷爷奶奶。可是爷爷长年卧病在床,奶奶连走路都艰难,村里人都说这孩子太可怜了。“别的小孩吃零食的时候,旦旦在一旁看着都流口水。”高利萍找到旦旦的爷爷奶奶,表示要资助旦旦。她把旦旦接到家里,给他买新衣服,买书包,还买了一个蛋糕。看着旦旦和自家孩子在一起开心的笑脸,高利萍对旦旦说:“以后我就是你妈妈!”
像高利萍这样的“首”心妈妈还有很多,她们主动结对困境和留守儿童,承担“妈妈”的职责,用心用情解决孩子们的生活、学习、健康等方面的实际问题。正是这些“首”心妈妈的出现,让孩子的爱不再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