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庄:大棚草莓喜获丰收

发布日期:2018-12-25   阅读:1061次   字体大小:[大] [小]  
分享到:
  正值寒冬时节,走进舒庄镇大鲁村景观沟塘南侧褚德亮的大棚草莓种植基地,尽管此时寒风萧瑟,大棚里却是温暖如春,一垄一垄绿油油的草莓叶厚茎肥,葱郁可人,充满生机。只见一个个圆锥形的鲜红草莓鲜艳欲滴,很是诱人……
  
  大棚里,褚德亮正和几个工人采摘成熟的草莓,他一边采摘一边介绍道,“我种植的品种是牛奶草莓,自然坐果能力较强,果肉细嫩多汁,香气浓郁,口味浓甜,很受市场欢迎。”
  
  褚德亮今年43岁,是大鲁村远近闻名的蔬菜种植大户,他在网上发现,大棚种植草莓市场前景广阔,就租用大鲁村村集体的20亩大棚试着种起了草莓。
  
  “一亩地草莓的成本在一万元左右,今年每亩可产5000-6000斤草莓,有专门上门采购商贩,前期给出的采购价格每斤17-18元,后期每斤10元左右,也有现场来采摘草莓的,每斤价格30元。”望着一片红艳艳丰收的景象,褚德亮脸上充满了收获的喜悦。
  
  褚德亮在发展大棚草莓种植的同时,也为当地群众增加了就业途径。据褚德亮介绍,他的草莓大棚雇了周边的6名群众务工,全部是老人和妇女,其中还有2名贫困户,在铺膜、种植、采摘期间,雇佣人数将近10人,人均工资一天有四十元,在务工的同时还能兼顾自家的农活。
  
  为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增加群众收入,近年来,舒庄镇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大力开展土地结构调整,积极引导群众流转整合土地,利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模式,形成了企业(合作社)、村集体、农民三者之间的利益链接机制,既调动群众积极性,激活村集体经济发展,也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早日实现“产业兴、百姓富、乡村美”注入了新活力。(张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