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拾柴火焰高!”眼下,在界首市大黄镇大黄村,一抹抹沐浴春阳的“志愿红”展现着大黄村文明乡风的精彩蜕变。
“志愿路上,干群同行”是这个村子发展蝶变历程中的真实写照。该村成立了近150人的志愿服务队伍,以“文明实践志愿者+”为主要服务方式,调动村民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推动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共享的治理格局。
“我们把志愿服务与基层网格化治理深度融合,促进网格管理责任人与村民之间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提升村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推动实现了资源在网格叠加、力量在网格沉淀、工作在网格联动、矛盾在网格化解、任务在网格落实、感情在网格升华。”在该村党总支书记程心俭眼里,这是一个团结奋进的村子应有的模样。
为更好地发挥志愿服务队伍的优势,该村致力打造“先锋”队伍,党员干部带头示范,广泛组织开展为特殊群体打扫卫生、维修家电、义诊等各类志愿服务,把优质的资源和服务延伸到每一个网格,延伸到每家每户。在文化生活中,大黄村将村里的锣鼓队、戏曲队、广场舞队等民间团体融为一体,成立文化文艺志愿服务队,由村委会出资购买设备、服装,引导带领村民闲暇时间走出小家,参与到村级文化活动的大家中。
该村还广泛开展“好媳妇”“好公婆”“最美家庭”“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活动,以评先进、树典型的方式,革除陈规陋习,倡树文明新风。同时,充分挖掘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阜阳市文物保护单位、老物件等资源,留住乡愁记忆,以村内各类活动为纽带,沟通联络在外成功人士,通报家乡发展规划和近期工作,广泛征求乡贤意见,激发出他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吸引更多的有志之士共同绘制美丽乡村新蓝图。
“接下来,我们将引领更多的村组,发扬志愿服务精神,不断发挥产业优势,厚植文化底蕴,在改善人居环境中持续发力,进一步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该镇党委副书记朱建英如是说。(姚易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