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进行时,砥砺奋进不止步。近年来,王集镇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全方位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提升镇域平安建设水平,改善镇村人居环境,倡导和谐乡风文明,为辖区群众描绘出一幅乡村振兴时代画卷。
走好“产业之路”,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按照“创特色、优产业、促民富”的工作思路,充分依托村级集体拥有的自然资源禀赋、经济基础等,加快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引导农产品走特色化、品牌化、高端化的发展道路,持续培育壮大优质红薯、西瓜、葡萄、蘑菇等种植规模,扩大农业产业类型,巩固农业基础设施,同时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引导农户参与产业发展,变田园为庄园,做大做强村级集体经济,实现农业产业规模化发展,形成村民增收渠道多元的“共赢”局面。
铺好“平安之路”,营造安全和谐家园。针对电信诈骗案件居高不下情况,组织公安民警、江淮义警、志愿者等开展入户走访活动,面对面宣传反诈常识,推动“涉老反诈”理念深入人心,增强老年人防骗能力和防骗意识,并为2.5万余名群众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筑牢防电信诈骗防火墙,同时结合“雪亮工程”“天网工程”建设,在镇村进出路口、重点区域、重要部位安装监控摄像头416个,并全部实现100%联网,实现人防、技防、物防“一体化”,做到视频监控全覆盖、零死角、无盲区,全面提升治安防控智能化水平。
打好“治理之路”,打造生态宜居环境。以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为契机,向广大群众宣传文明卫生知识,让村民充分认识到人居环境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增强村民的认同感和获得感,引导群众由“要我干”转变为“我要干”,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建立140名专业保洁员队伍,对各村垃圾定点收集、定点清运、及时处理,同时大力开展“美丽庭院”、“最美家庭”等创建评比活动,引导和动员群众向榜样看齐,实现从“家庭小美”到“乡村大美”的格局转变,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运行。
造好“文明之路”,做活乡村文化发展。全镇12个村积极盘活各类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建造乡村大舞台、文体活动室、阅览室、文化墙、大讲堂等阵地,定期组织开展国学、传统文化、法律知识、移风易俗宣传等一系列大讲堂活动和“送戏下乡”“乡村春晚”“丰收晚会”“魔术杂技艺术节”“皖北戏迷擂台赛”等特色文化演出活动,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百米”,让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乐享“文化大餐”,提升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幸福感和满意度。(赵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