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开展的第二批主题教育中,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大大提升,这是实实在在的效果!”眼下,大黄镇把“四下基层”的任务要求贯彻落实到主题教育各项重点措施之中,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镇党委书记张剑男评价道。
大黄镇把信访接待下基层纳入社会治理体系,镇党委书记和班子成员组建专班,带头开展信访接待群众来访活动,多次约见信访群众,研判信访疑难问题。坚持领导干部接访、处访、约访制度,持续完善矛盾排查机制,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力度,围绕重点领域,开展全方位、拉网式排查化解,收集问题线索,做到情况掌握在基层、问题解决在基层、矛盾排解在基层、工作推动在基层、感情融洽在基层,把学习推广“四下基层”作为重要抓手。
据了解,针对“小案件、小纠纷、小隐患、小信访、小难题、小民生”等易发问题,大黄镇切实践行“枫桥经验”,立足村民“德治、法治、自治”,建起了“老段调解工作室”“李健创作室”、办起了法治宣传黑板报、编写了喜闻乐见的农村安全防范顺口溜,开展群防群治。同时,积极组建宣讲团队,组织开展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集中宣讲,通过面对面讲解,以生动的语言让党的创新理论传遍千家万户。
“为确保时刻能为群众排忧解难上门服务,我们的120多名镇村干部自制“实事清单”,深入镇村的家家户户,只要群众有困难就记在上面。不论深更半夜,刮风下雪,最终都加以解决,成为一本本包含温暖的‘民情日记’。”该镇组织委员肖宁说。
原来,为有效推动干部作风转变,该镇把深入一线干实事、现场办公抓落实,作为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有效举措。对环境卫生、地头纠纷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现场交办,举一反三、立行立改。今年以来,大黄镇抓实为民办实事项目,探索“民呼我为”、推进“接诉即办”等机制,组织开展“党员先锋岗”活动,对群众反映强烈、长期没有解决的突出问题,采取领导挂钩包案和台账式管理等方式集中整治。
“不能单单从治理角度谈治理,要和发展结合起来。比如,在乡村振兴工作中,我们党员密切关注脱贫户的生产生活状况,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深化人居环境整治,发挥村民小组长和网格员作用,形成抓党建、促发展、谋治理的合力。”该镇郭店村党总支书记郭天生介绍。
为了形成基层治理的合力,唱响矛盾调解协奏曲。大黄镇把调查研究作为工作基本功,形成重大决策听取群众意见的常态做法,推动各级党员干部走出办公室,下基层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深入乡村实地调研,了解群众近期生活情况、家庭收支情况和帮扶政策落实情况。一系列组合拳,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共识、激发了干劲。(姚易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