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在大黄镇敬老院,一些老人围着大院里的菜地在转悠,还有一些老人躬身在菜园里忙活着,他们说说笑笑,手里的活忙个不停。
原来,大黄镇敬老院这几年在院里开垦出来三亩左右的菜地,专门用来给敬老院里的老人种菜。三亩多“自助农场”里,从南向北依次种着萝卜、辣椒、上海青、白菜、菠菜等时令蔬菜,满目绿色,青翠欲滴。
浇水、施肥、除虫、除草……部分身体硬朗的老人每天主动到菜园里干活,既锻炼了身体,充实了生活,种出的菜还丰富了敬老院的菜篮子,帮敬老院节省了一部分资金,老人们都很有成就感。
“我们都来自农村,种了一辈子地,对土地特别有感情。马院长带着我们种菜,让我们找到了乐趣。”李德成老人笑着说。“食堂包素饺子的时候,用的都是菜园里种的韭菜。吃着自己种的韭菜饺子,心里别提有多美了。”
大黄镇敬老院里的老人多是五保特困户,一共有12名,年龄最小的62岁,最大的85岁,他们都来自大黄镇农村,有着种庄稼的丰富经验。菜园倾注了老人们的心血,他们打理得非常细心,每天都要看一看,生怕园子里的菜出差错。到了收获的季节,老人们一起采摘、一起分享收获的乐趣。
“我是2019年年初来到敬老院工作的,来到这里时,院里已经开辟出了一部分菜园,但是一些老人觉得院里的一些边边角角还能再开辟出来一些,向我提议,于是我就带着他们一起开垦土地,面积达三亩左右。”今年62岁的院长马素芹说,“平时需要种什么菜,老人们提议,我们就去买菜种。平时除草、翻土、防虫等工作,也是敬老院工作人员和敬老院老人一起参与。”
敬老院的老人们还成立了“种菜互助会”,成员都是身体硬朗有劳动能力的老人,成员共有6人。这些老人们分工有序,62岁的李德成等年纪不算太大的老人,就承担了挖地、从厕所挑粪施肥的活,年龄大的老人则承担浇水、拔草等活,老人们依据自身身体状况,出工出力,大家在两亩菜地里享受着不一样的快乐。
质朴的老人们说,他们在敬老院吃的、穿的、住的都不花钱,生病了还有专人照顾,以前总觉得是应该的,现在大家都觉得种菜能为院里做点贡献,还可以减少政府和社会的负担。
“敬老院开荒种菜事情不算大,重要的是老人们通过种菜找到了自己的乐趣。老人们动手参与、亲近生活、回味劳动的乐趣,内心有获得感和满足感,在养老院里也老有所乐,老有所为。”马素芹感慨地说。(姚易承)
- 上一篇:王集镇:冬防冬治守护万家灯火
- 下一篇:戴桥镇:表彰优秀户长 助力社会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