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吧,到党小组之家充电去!”眼下,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大黄镇围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以党小组之家为阵地,采取“网上+网下”“内修+外延”“督查+闭环”“学习+实践”等方式,促进学思用贯通、知信行合一,实现了学用相长,为本次主题教育高质量开展加油续航,成为广大党员提升能力本领的精品课堂。
“网上+网下”赋能以学铸魂。该镇创新学习方式,针对农村党员白天大都从事生产或经营活动,或居住分散,部分老党员、行动不便党员难集中参加学习教育等现象,镇党委按照方便农村党员就近学的原则,成立18个标准化“党小组之家”,每个“党小组之家”有3-10名党员,地点就近设在党小组组长家中。同时,在每个“党小组之家”门前悬挂标牌,在学习房间内悬挂党旗、入党誓词、学习制度等营造学习氛围。其中,每个“党小组之家”还统一配发《党的二十大报告》《党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学习笔记本、会议记录本等学习资料,每位党员发放一枚党徽。同时,运用干部教育在线、“学习强国”APP,让学习在指尖、思想在云端成为便捷、高效、灵活的学习方式,“大黄镇先锋网”还增设学习专栏,推动网上网下一体化覆盖。丰富了学习课堂的视听体验。
“内修+外延”赋能以学增智。大黄镇第一时间成立镇直单位主题教育指导小组和7个包村指导小组,细化实施方案、行事历、学习提示单,深入指导党小组之家学习情况。党小组之家结合学习提示单,有针对性和指向性的开展集中学习、交流研讨、党课报告和专题调研。同时,针对在外党员,党小组之家开展“寄学”活动,发放理论书籍、学习笔记,广大流动党员纷纷反馈学习体会,“党员快递”激活了在外党员的学习热情;针对高龄党员,党小组之家开展“送学”活动,由党小组组长带队,深入学习不便的党员家中,召开“板凳会”,送理论、谈体会、谋发展,“传经送宝”深化了高龄党员的学习水平;针对“请进来”和“走出去”的结合文章,大黄镇党小组之家积极邀请市委讲师团和市委党校的专家学者前来授课,还组织广大党员深入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外出学习,做到了内外兼修。
在“督查+闭环”赋能以学正风。大黄镇组织办联合镇纪委组成联合督导组,围绕本次学习教育目标任务,对党小组之家学习情况进行巡回督导。针对民政、国土、新农合、乡村振兴、项目建设等涉及群众关切的焦点问题,联合督导组结合问题清单,立足问题导向、过程导向、效果导向,通过党小组之家,收集意见建议,建立责任清单、整改台账,进行点对点督查,并下发成效通报,实施盘点销号。在搭建作风闭环中,党小组之家借助“两有三解”平台,推进“线上接单、线下派单、联合办单”,联合包村民警、党员户长、志愿队伍等有生力量,编织为民服务的细密网格。同时,充分对接平台、运用平台、办好平台,主动发现、主动联络、主动对接百姓需求,深入推进诉求办理,通过网上群众路线“一键直达”,将网下便民惠民“一网打尽”,实现了平台“全天候”和服务“不停歇”,党员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明显提高,全镇作风为之一振。
“学习+实践”赋能以学促干。针对乡村治理、低保办理、环境整治、征地拆迁、文明创建等工作,党小组之家组建战斗队、冲锋队、突击队,深入田间地头、工贸企业、家庭农场、娱乐商超、中小学校等,就在街谈巷议之中、百姓闲谈之间,基层党员放下架子、迈开步子、扑下身子,透过一线工作法对标群众急难愁盼,确保成效在一线发掘、在一线核实、在一线解决。本次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该镇党小组之家引领广大党员开展公益活动64场次,回应群众关切问题72项;推进村集体经济飘红,年内镇域村集体经济规模超过500万元,其中,李大村村集体经济超过200万元大关环环相扣的绵绵用力,打掉了部分干部存在的“躺平心态”、避免了可能发生的虎头蛇尾、做实了务实管用的长效推进、解决了大量的存量问题难题、积累了丰富的一线工作经验、凝聚了广泛的干群发展共识。(姚易承)
- 上一篇:邴集乡:推进土地复垦 保障粮食安全
- 下一篇:戴桥镇扎实推动主题教育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