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东城街道强化党建引领,坚持“党建+信访”模式,从面对面倾听来访群众呼声诉求、现场解决实际问题,到走街串巷、深入群众掌握第一手信息,网格化推进矛盾纠纷调处,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支部+网格”架起党群“连心桥”
东城街道推行党支部建在网格上,拉开一张红色网格工作网,推进“党支部+网格信访”包保化解工作机制,构建街道、社区、网格三级联动,明确社区两委干部担任网格长,充实党员干部、居民组长、户长、五老志愿者为信访网格队伍,着力把网格阵地建设成为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党员教育的主场所。
充分发挥红色网格和社区党组织领头雁作用,入户收集社情民意听民声,及时掌握群众思想动态和各类信访苗头,协助解决群众诉求,做好信访法治宣传,做到可能发生的矛盾纠纷早发现、早处置,将矛盾纠纷尽量化解在网格,筑牢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接访+下访”当好群众“贴心人”
“感谢办事处和社区干部的帮忙,遗留多年的土地纠纷终于得到了妥善解决。”面对回访的办事处干部,该街道余路社区何庄自然村居民张某乐呵呵地说。
此前,该街道综治中心干部在下沉遍访时了解到,余路社区何庄自然村居民张某与同村何某因土地纠纷而产生矛盾,持续多年没有解决。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该街道综治办干部协同司法所和社区调解委员会工作人员,现场指边、丈量、插界,经过多次坦诚的协商,最终,当事人现场签订调解协议书,让困扰了两个家庭多年的土地纠纷终于得到了妥善解决。
该街道坚持畅通信访渠道,加大接访力度,坚持开门接访,认真执行党政班子值班坐班接访、主动约访、带案下访、上门回访等,做到有访必接、接访必办,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同时,明确街道党政班子成员为社区基层接访第一责任人,社区党组织书记为基层接访直接责任人,推动社区包点干部和两委成员走进小区,进群入网、走访回访常态化,真正实现与群众面对面聊家常、心贴心解民意,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实现党建工作和信访工作同促进、共提升。
“专班+专册”当好群众“解忧人”
该街道创新方式方法,采取信访工作专班制,聚焦信访积案化解,把履行岗位职责与服务群众紧密结合起来,强化协同联动,专题研究,专策应对,专人负责,专册档案管理,让基层各方面资源力量在街道信访联席会议平台中得到有效整合,对解决复杂疑难问题给予了强力支撑,逐步实现化解积案“清零”。
推行党政“双包保”信访工作,专班坚持“三到位一处理”原则,深化推行信访代理帮办服务,变“群众上访”为信访代理员“代理上访”,解决群众不会访、无序访和走弯路的问题。积极推进警民联调、人民调解,探索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心理疏导全过程服务。落实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机制,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疏导、信访听证等方法,大力引入律师、心理咨询师、人民调解员、雷锋大妈团等社会力量,采用“接地气”、“暖民心”的方式为群众化解矛盾,教育引导群众依法依规表达诉求,全力推动案结事了、事心双解。今年以来,街道班子成员共接待信访群众273人次,受理信访案件13件,处理13件,化解积案5件。
“码上+马上”当好群众的“知心人”
“很方便,扫一下二维码,点一下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就可以跳转到网络投诉举报页面,根据提示实现‘一码投诉举报’……”在东顺河社区,工作人员正在给居民介绍如何通过微信小程序实现问题“码上”反映、“马上”受理。
该街道坚持用好网络信访系统,规范信访工作流程,熟练掌握12345政务热线电话网上办理操作程序,确保规定时限内规范办理及录入,做到交办事项及时响应、及时受理、及时反馈、及时办结,减少信访积案发生。同时,各社区积极宣传信访政策,引导群众“循法信访、依法办访”,让群众“少走弯路”,把群众从“信访”转为“信任”,促进平安东城建设。(尚振才)
- 上一篇:戴桥镇扎实推动主题教育提质增效
- 下一篇:西城街道:提高参保意识 保障居民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