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咱这是垃圾多、污水多、路面破,现如今的大黄镇,不仅村容村貌变了,风气也焕然一新。”眼下,家住城区的李艳梅回到大黄镇李大村娘家,看到村里风景如画,忍不住用手机拍了几张照片发到微信上与朋友共享家乡的变化。
李艳梅的新体验,源于大黄镇开展的农村人居环境改善。走进该镇李大村,只见房前屋后新栽的绿化树长势喜人,水泥路旁每隔二十多米就有一个垃圾桶,大街小巷、宅院内外,看不到一点垃圾和杂物。“这都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带来的新变化。”大黄镇分管环境整治负责人黄金春说,“今年,大黄镇在69个自然村实施农村环境整治,通过垃圾大清扫,建立卫生保洁长效机制,使村子旧貌换新颜。”
原来,大黄镇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中,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全党动员、全民参与,李大村通过广泛宣传,充分调动干部、党员、群众的积极性,引导大家自觉维护环境卫生,提升文明素养,不搞大拆大建,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为全镇深入推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积累了很好的经验,同心协力共建美丽家园。如今的李大村,把道路硬化、村庄绿化、房舍美化、污水净化和河道水系景观化紧密结合起来,省道沿线两旁,大叶女贞、银杏、香樟树婆娑起舞、草坪茵茵流翠、鲜花竞相绽放,满眼的绿意,让人感觉仿佛穿行于花园之中,实现了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升级。
“我们镇还把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结合起来,一方面抓硬件,各村因地制宜搞规划,合理布局上项目,建起了文明实践广场和体育健身场地,增加群众活动阵地。同时,通过开展‘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新时代好少年’‘孝善之家’等典型评选活动,形成了家庭和顺、邻里和谐、人人和善、村庄和美的文明新风尚。”该镇文明办工作人员贾婷婷说。
据了解,层出不穷的好人好事,彰显着道德的力量,也传递着乡村文明。在身边好人的引领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成为农民群众共同的人文情怀和价值追求,为乡村美丽宜居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正能量。(姚易承)
- 上一篇:光武镇:关爱老兵在行动 健康体检暖人心
- 下一篇:顾集镇:“家门口”的基层治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