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菊花盛开采收的季节。走进砖集镇刘柴村菊花种植基地,放眼望去,成片的菊花摇曳生姿,一朵朵、一簇簇,把村庄点缀得格外美丽,村民们正穿梭于花丛中忙着采摘、装筐、搬运,呈现出一派丰收景象。
基地里,负责人殷俊立正带着村民忙着采摘菊花。他是土生土长的砖集人,以前从事过很多份工作,在去年外出务工时,一次偶然的机会,得知菊花种植效益不错,便开始流转土地种植菊花。
“今年是我第一次种植菊花,初步流转了30多亩的土地,产量还可以。”看着丰收的菊花,种植户殷俊立喜上眉梢,“一亩地能产菊花1000多斤,烘干后也有120多斤,干花卖85元每斤,除去苗子、人工这些,亩产值大概6000元左右,效益还不错。”
据了解,菊花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是常见的花卉植物,也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菊花的花可入药,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特别是对肝火旺、眼疲劳有较好的疗效,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菊花种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种植到收获都离不开人工管护,尤其到了采摘期,更需要增加人手,算起来摘菊花就这四、五天,每天30多人来干活。”殷俊立说道。
正在摘花的村民殷素萍说:“在这工作很轻松,能挣个零花钱补贴家用,很开心。”种植基地每天用工人数较多,为村民增加收入的同时也解决了就业问题,为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由于殷俊立是第一年种植菊花,基础设施设备并不齐全,采摘的菊花要送到太和肖口进行加工烘干,否则就容易变质。在采摘现场看到,采摘的菊花通过简易包装后统一装车迅速运走。
据悉,新鲜的菊花需经过分拣、晾晒、烘焙等工序,可制作药用菊花和茶用菊花。“种植菊花对技术各方面要求来说并不高,属于是一种见效快的产业,具有抗旱能力强、产量高,方便管理的特点。”殷俊立说:“头一回种植菊花,不过经过摸索已经了解的差不多了,我计划配置两台烘干设备,打造菊花一体化烘干房,成功实现菊花自产自烘。”
乡村振兴,让农民更富,让农村更美。近年来,砖集镇一直在农业产业结构上下功夫,以产业富民为出发点,因地制宜,积极转变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走出了一条特色种植增收致富的新路子。(骆振坤)
- 上一篇:光武镇:“雨露计划” 润泽莘莘学子
- 下一篇:光武镇:跨省务工交通补贴暖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