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镇:“小网格”穿起基层治理“千条线”

发布日期:2023-11-17   阅读:636次   字体大小:[大] [小]  
分享到:

  “小网格真管事,微治理办大事!”眼下,虽然天气微凉,但走进大黄镇筛子李村金庄,只见宽敞笔直的道路整洁透亮,家家户户庭院的小园花果飘香。现在的筛子李村,家家户户在“网格长”的服务中体会和畅,共享着基层治理的美好景象。


  “别看现在那么漂亮,以前可是很脏很乱的。一遇到刮大风,垃圾往脸上扑腾呢!”据该村70多岁退休老村医李汉唐回忆,在三年前,这里还是人人抱怨的“脏乱差”村,“从大家伙‘各人自扫门前雪’到‘共同下好一盘棋’,得益于村里实行了网格员制度。有了带头的,家家户户参与治理热情高涨。”


  李汉唐口中所说的“网格员”制度,是今年以来,大黄镇创新乡村社会治理体系的一个缩影。由各个行政村是农村党建网格,采取是包村干部、老党员、新乡贤、文明实践志愿者组成,协同村民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等各类“四会”组织。同时, “小网格”以自然村、村民小组或十户为单位,党小组长、村民组长或党小组长担任网格长,党员及党员家属、入党积极分子、热心人士等担任网格员,村“两委”联系边缘户、乡贤户、信访户,每名网格员联系10户左右群众,围绕政策宣传、收集民意、排查矛盾、化解纠纷等,“一杆子插到底”做好群众工作。


  “有了网格员,把村里分成大大小小的网格。我们村落实上级政策更便捷了,工作效率更高了,村子发展更好了!”筛子李村党总支部书记李上海说。


  过去,村里大小事务全靠“两委”“跑断腿”“磨破嘴”去落实,精力有限,疲于应付,效果不好。现在“网格长一吹哨,网格员来报到”,上级工作部署、指令要求能迅速直达群众,社情民意也能及时反馈,群众参与的积极性被充分激发,纲举目张,运转高效,小事不出“网”,大事不出村。同时,在环境整治工作中,村庄自己住、环境自己护、责任自己负、监督网格员带动下的自我管理机制,使村庄清洁行动成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为农村人居环境实现由达标向提升、由干净整洁向美丽宜居转变,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大黄镇组织办相关负责人肖宁表示,“网格员”“一根针”真正串起了乡村治理“千条线”,各种事务网内解决,闭环互动,畅通渠道,既巩固了党支部领导地位,又保障了群众权益,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自治组织的职能作用得到发挥,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共建共治共享“微治理”开辟了乡村治理新路子。(姚易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