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正值红薯粉丝加工旺季,位于舒庄镇大顾村张腰庄的一处手工作坊,前来加工粉丝的群众络绎不绝,门前一辆辆装满红薯的三轮车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好不热闹。
“每天早上不到六点,俺这就排满了人,从早到晚一刻也捞不着闲。”该加工坊负责人韩超满脸笑意道。
韩超介绍,一天能加工粉面2000斤,这些粉面大概出粉丝1800斤,每斤粉面收取1元钱的加工费,除去人工等成本,一天能挣1200块钱,除去人工、电费等开支,一季子忙活下来仅加工费一项就能增收3万元。
“我们这里有加工红薯粉丝的传统习惯,几乎每家每户都种红薯,少的三四分地,多则好几亩。每年11月份开始,群众会将收获的红薯清洗干净,拉运到手工作坊加工成粉丝,后经晾干后,再进行销售。”大顾村党总支书记汪辉说。
走进大顾村大顾庄,随处可以看到一排排正在晾晒的红薯粉丝,晶莹剔透,令人赏心悦目。
传统的红薯粉丝制作工艺,制作出充满乡愁味道的纯红薯粉丝,市场供不应求。“我们村大部分农户都种植红薯,少的三四分地,多则好几亩,每亩地能产五六千斤红薯,一斤红薯能打一两四钱粉面,一斤粉面能产九两粉丝。一斤粉丝的价格一般在八九元左右,算下来一亩地能赚四千元左右。俺这个年纪也不能出门挣钱,还不如在家卖点红薯粉丝呢。”正在晾晒粉丝的74岁村民顾学启笑呵呵道。
红薯粉丝变成致富“金丝”。制作好的红薯粉丝,不仅村民们自己上街摆摊售卖,镇村干部还帮助拓宽销售渠道,联系学校食堂、饭馆等大量收购,同时还有部分产品走向电商,各种办法让村民们销售得到保障,把钱挣到口袋里。
据了解,大顾村红薯种植面积800余亩,加工红薯粉丝20万余斤,年产值约150万元。种植红薯,加工粉丝,已成为当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渠道之一。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红薯种植规模,将手工制作方法更加精细化,制作出口感更佳的粉丝。努力拓宽销售渠道,持续增加群众收入,实现红薯粉丝效益最大化,助力乡村振兴。”汪辉说。(张坤)
- 上一篇:砖集镇:紧绷思想之弦 筑牢安全防线
- 下一篇:王集镇:“塑”文明乡风 “促”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