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镇:“垃圾银行”让弃物变“宝”

发布日期:2023-12-04   阅读:632次   字体大小:[大] [小]  
分享到:

  “有了‘垃圾银行’就是好,家里的废纸、塑料瓶都可以拿来兑换日用品,以后谁还乱丢垃圾啊!”一大早,大黄镇郭店村村民郭浩拿着“绿色存折”来到镇里的“垃圾银行”,兑换了一个水桶和两包抽纸。


  郭浩所说的“垃圾银行”,指的是乡镇的智能化垃圾分类箱。今年以来,该镇设立了“垃圾分类银行”,在这些生活区内逐一安装智能化垃圾分类箱,并在垃圾银行配备2-3名垃圾分类督导员,引导居民分类投放垃圾,用垃圾换取简单生活用品。不同的垃圾、不同的种类、不同的重量换取不同的物品。


  据了解,“垃圾银行”主要承接生活垃圾的投放收集、称重计量和信息统计,可以先在垃圾桶内选择对应的垃圾分类,然后把相应的回收物投递进回收箱,称重后将相关信息导入对应个人账户中。对于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相关人员会给每户做了一个ID卡,并将相关信息输入到电脑,通过刷卡打开系统。“垃圾银行”不仅美化了环境,而且丰富了村民的生活。


  “今天我去兑换了一个拖把!质量还不错呢。”郭店村的郭丽丽走在马路上碰到邻居炫耀道,“每天在垃圾银行兑换了什么物品”也成了健身器材运动的老年人乐道的话题。这个“垃圾银行”最受老年人的欢迎,年纪大的老人喜欢换卫生纸、塑料桶等物品,年轻人喜欢换跳绳、篮球等物品,针对不同的人群,提供的兑换物品也是多种多样,并且不定时更新物品。


  垃圾分一分,弃物变“黄金”。据介绍,界首市大黄镇将进一步加强“垃圾银行”建设,探索完善垃圾分类减量、激励机制,变“要我分类”为“我要分类”,形成家庭分类投放、村分类收集、镇环卫专业队伍分类运输、垃圾处理中心分类处理的四级管理模式,引导广大居民形成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贾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