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论坛网评|以“枫桥经验”推动主题教育见行见效

发布日期:2023-11-20   阅读:927次   来源:人民论坛网   字体大小:[大] [小]  
分享到: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全国“枫桥式工作法”入选单位代表,向他们表示诚挚问候和热烈祝贺,勉励他们再接再厉,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为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当前,第二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正在开展,解决基层问题、提升治理效能,是扎实推进第二批主题教育的应有之义,也是深入检视整改的关键环节。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对推动主题教育见行见效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枫桥式工作法”是发源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浙江枫桥镇的基层社会治理方式。当年,枫桥当地干部群众以“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的治理效果。半个多世纪以来,“枫桥经验”从枫桥走向全国大江南北,从“一镇之计”成为“一国之策”,成为了基层善治的一把“金钥匙”,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注入了强大力量。“枫桥经验”的根本是始终相信“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充分尊重群众的知情权、选择权、参与权、监督权,想方设法调动和激发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无论是“民主恳谈聚人心”“领导下访解民忧”,还是“老乡警察管老乡”“应急联运保平安”,都是依靠群众力量破解基层社会治理难题的生动实践。“枫桥经验”的实践表明,群众中蕴藏着战胜困难的无穷力量和智慧,关键是看我们善不善于调动和开发群众主观能动性,群策群力、同心攻坚,下好基层社会治理“先手棋”,打好基层社会治理“主动仗”。


  “枫桥经验”是走好群众路线的典范样板,是基层社会治理提质增效的生动实践。当前,开展的第二批主题教育同群众联系更加紧密,面对的矛盾问题更加复杂,更需运用“枫桥经验”解决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现实问题和群众的急难愁盼。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扑下身子、迈出步子,深入到问题困难多、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调查研究,以百姓视角看问题,在田间地头找对策,向人民群众学方法,为精准化解群众矛盾打牢坚实基础。要自觉厚植人民情怀,坚持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倾注感情沟通、耐心细致讲解,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要把群众满意程度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标准,多看群众脸色、多听群众声音,多做让群众点赞叫好的好事实事,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人民群众切切实实感受到主题教育带来的新变化、新面貌。


  时间,彰显着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铭记着探索实践和赓续传承。“枫桥经验”从一地“盆景”到处处“枫景”,从“一地之计”上升为“长治之策”,写下春华秋实的篇章,成为中国之治的名片。“枫桥经验”强调“就地解决”问题,体现“即事即办”作风。以“枫桥经验”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必将激励广大党员干部以更加饱满热情、更加昂扬斗志、更加务实作风,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不断汇聚起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磅礴力量,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注入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