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接到陌生号码,好像是诈骗电话。幸亏派出所这些日子到俺家里来宣传反电诈工作,一提到转账,俺立马警觉起来,没有被骗。”近日,大黄镇郭店村村民郭天启来到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对反电诈工作报以热情的赞赏。
原来,为全面提高广大群众的反电诈思想认识,进一步营造全民参与反电诈的浓厚氛围,守护群众“钱袋子”,增强防诈“免疫力”。连日来,该镇围绕强化宣传功能强意识、精准处置措施促效能等原则,深入开展“温暖敲门”“跟踪提醒”“监督问效”等工作,深受广大群众一致好评,保持了全镇电信诈骗人数“归零”的良好态势,确保全民反电诈攻坚战打赢目标实现。
“我们关键是提升认识、立足常识、推进落实,镇党委政府推进精准滴管,开展了全天候、场景式、综合性强的宣传教育活动。比如,我们充分开发利用电子显示屏、宣传大喇叭、墙体漫画图、流动宣传车等流动性和固定性的活动阵地,广泛开展宣传教育。”该镇政法委员程心俭介绍说。
据了解,该镇还立足银行卡、身份证、电话卡等关键性证件卡片,实施严格管理、动态追踪,要求本地范围内公安、电信、银行等采取“条块管理、分级负责”原则,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和部门主体责任。同时,大家协同作战、统筹调度,尤其是银行方面,对可疑现象主动询问、及时制止,切实筑牢反电诈“重要关口防线”。
“我们将关注重点从大厅向ATM机区域延伸,有志愿者长期驻守,对于表情变化明显、操作状态失常等现象,特别是对话过程中,存在疑似遭遇诈骗现象的情况。我们会对群众进行紧急提示,确保大家远离诈骗陷阱!”该镇农商行工作人员如是说。
与此同时,该镇还结合‘温暖敲门’行动,组织辖区内镇村干部、派出所民警、包片网格员、党员志愿者等队伍475人,进机关、进学校、进村居、进农户、进银行等场所,发放温馨提示单,拍摄了关于反电诈的情景剧、短视频,瞄准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渠道精准发力,最大限度挤压电信网络诈骗空间,真正营造反电诈的全民防线。(姚易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