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武镇:种养互哺育金猪

发布日期:2023-09-12   阅读:2234次   字体大小:[大] [小]  
分享到:

  走进光武镇徐寺村徐公秋的生猪养殖场,整齐的猪舍排列开来,猪舍内,一头头肥壮的白猪正在争相进食,刚出生不久的粉红色仔猪躺在地上呼睡正酣。


  “我这地方现在存栏生猪有260头,其中能繁母猪20头,仔猪140头,最近就有50头生猪即将出栏。”徐公秋介绍说。


  徐公秋从事生猪养殖已有13年,通过不断学习养殖技术和引进先进设备,他打造了一套完善的专业化猪舍。猪舍内部温度、通风等设施齐全,为生猪提供了舒适的生长环境。目前,他的养殖场生猪年出栏量能达到100头左右,年销售收入20多万元,成为当地有名的“养猪大王”。


  除了专业化猪舍,徐公秋还拥有独特的养殖技术。他深谙生猪的繁殖和饲养规律,科学配比饲料,确保生猪的健康生长,合理调配猪群,提高了繁殖率和出栏率,注重生猪的疾病防控和环境卫生,有效提高了生猪的生产性能,提升了养殖效益。


  此外,徐公秋还流转承包了500亩土地发展种植业。通过种植粮食作物,可以为猪群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饲料,减少外部购买的依赖。同时,猪群的粪便可以作为有机肥料用于土地,增加粮食作物的产量。这种有机结合的方式,既降低了生产成本,也提高了经济效益。


  “种植和养殖其实是相互依存的,由于采用了自繁自育和自给饲料的模式,即使在猪价低迷的年份,我也能保证不亏本。”徐公秋乐呵呵地说道。


  在自己成功的同时,徐公秋也没有忘记带动乡亲们共同致富,他把自己在生猪养殖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成功经验,毫无保留地向当地的养殖户推广,在徐公秋的带动下,徐寺村现在能进行自繁自育的养殖户有20多户,一年的利润能达到60多万元,很多村民通过养殖生猪摆脱了贫困,生猪成了他们增收致富的“金猪”。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徐公秋这样形容道,“我的养殖技术也离不开他人的传授,所以我也要传递这份热情,只有共同致富,我们的家园才能繁荣兴旺。”


  近年来,光武镇政府积极推动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发展特色养殖业为突破口,以农民增收为目的,引导群众大力发展生猪、肉牛、山羊养殖等特色产业,打造百花齐放的养殖格局。同时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帮助养殖户畅通市场信息,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下一步,我们将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等措施,鼓励更多的农民参与特色养殖业,加强环保和安全管理,确保我镇特色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高我镇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光武镇党委委员贺浩说。(谢迪 张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