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镇:“小戏曲”唱出基层文艺“新活力”

发布日期:2023-08-18   阅读:643次   字体大小:[大] [小]  
分享到:

  “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享清闲……”眼下,万家灯火之际、百姓闲谈之时,大黄镇鸭王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成了欢乐的海洋,一轮轮丰富多彩的戏曲联唱正激情上演,赢得观众阵阵掌声。


  这段唱词节选自我国著名常派艺术家常香玉在豫剧《花木兰》中的选段。村里的刘晓琴自幼喜欢唱戏,年轻时是戏班的台柱子,嫁到鸭王村后,成了村里的文艺骨干,受到十里八乡群众的喜爱。


  “我是业余学习唱戏,现在年纪大了,家中无事。就加入了村里的文艺队,看到家乡父老乡亲都喜欢,就经常参加公益演出。原来爱唱《花木兰》,传播她的孝心和勇敢,后来唱的曲目越来越多,受众很广泛!”刘晓琴介绍说。


  当晚,刘晓琴等十多名戏曲爱好者受鸭王村村委会之邀,来到新落成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为群众献上了一场戏曲盛宴。从《贵妃醉酒》到《林冲夜奔》,从《四郎探母》到《打渔杀家》,广场就是舞台,乡亲就是观众,演员倾情演出,观众热情高涨。


  听说唱大戏,村民们从四面八方拥来,道路两边停满了三轮车、自行车,有人搬来小马扎、小板凳,还有站着的、蹲着的。


  “家乡的演出队就是好,在俺们身边是个宝;老少爷们都热闹,业余生活不枯燥。”一边欣赏着土香土味的戏曲联唱,一边赞不绝口的夸赞着。这一刻,带着孙子前来听戏的王云连老汉很高兴。


  据了解,当晚演出的业余戏曲演出队,由包括3名上河村村民在内的近18名戏曲爱好者组成,年龄跨度从20多岁至60多岁。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鸭王村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一起抓,内外兼修打造和美乡村。


  今年以来,该村围绕道路硬化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改造提升、地下管网等项目陆续竣工。此外,随着一批小游园、小广场等休闲场地的完善,该村的文艺活力被不断激发,锣鼓、唢呐、歌舞、戏曲等活动场次逐渐增加,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姚易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