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庄镇:小紫苏种出大“钱景”

发布日期:2023-08-23   阅读:1657次   字体大小:[大] [小]  
分享到:

  “太美了!”日前,走进舒庄镇舒庄村周庄的紫苏种植基地,连片的紫苏枝繁叶茂,微风吹过,紫苏迎风舞动,呈现出一片紫色的海洋。十几名工人穿梭其中,正忙碌地采摘成熟的紫苏枝叶,并对其进行打包、晾晒,田间地头里满是丰收的喜悦。


  “今年我种植60多亩大叶紫苏,长势较好,采摘晒干后,预计每亩产量可达800多斤。”该种植基地负责人陈乃义激动道。


  紫苏拥有特殊的活性物质和营养成分,可食用,可入药,可榨油,还可以作为化工原料,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是一种多用途植物。


  今年45岁的陈乃义,是当地有名的种植大户,2019年自外返乡后,开展流转土地发展紫苏、苍术、半枝莲等特色种植,目前种植规模近500亩。


  陈乃义介绍,紫苏种植具有投入少、管理方便、生长周期短等特点,紫苏种苗种下后,两个多月便可收成,且每隔20天左右可以采摘一次,采摘期长达4个多月,采摘期满后的紫苏根茎也可出售,市场前景较好。


  “每年4月底开始第一茬采摘,一直可采摘到9月初,目前正采摘的是第六茬。”陈乃义指着眼前打包好的紫苏说,收获后的紫苏,经分拣晾干后,直接销往亳州、太和等地。


  紫苏种植效益高。“每茬紫苏净产量在60-70公斤,每斤价格7-10元,一亩地卖七八千块钱不成问题。”陈乃义算了算说,去掉每亩1000元的土地流转金,减掉机械、人工及田管等成本,今年,亩均效益在5000元以上。


  陈乃义种植紫苏的同时,也让周边农户得到了实惠。收割、晾晒紫苏等环节,需要大量人工,高峰期每天用工二三十人。


  “趁着农闲就来基地干点活,活也不重,每天工钱50元,一年下来能多挣七八千元。”舒庄村村民张国启说。


  陈乃义的紫苏种植是舒庄村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村依托自然资源禀赋,积极号召外出成功人士返乡创业,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中药材、食用菌、水蜜桃等特色农业种植,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舒庄村自然条件良好,发展中药材种植潜力无限。下一步,我们将在种植规模、产品深加工、品牌打造、统筹营销等方面持续发力,让特色农业越做越强,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舒庄村党总支书记高文好说。(张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