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首:弹好知识产权保护“四重奏”

发布日期:2023-07-28   阅读:655次   字体大小:[大] [小]  
分享到:

  近年来,界首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建立了界首市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联席会议制度,不断强化政策扶持,优化服务指导,提升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努力夯实知识产权工作基础。截至5月底,界首市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977件,总量位居全省县域第3位,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30. 94件,是全省的1. 23倍、阜阳市的3. 65倍。


  “筑”基础。创造是知识产权保护的基础,界首市高度重视知识产权“量、质双提升”工作,实施知识产权创造“零距离”服务,开展创新型企业知识产权“清零”行动。今年1-5月,我市发明专利授权量139件,位居全省县域第三位。


  “重”运用。积极开展示范标杆建设。坚持“逢先必争,逢旗必扛”的工作理念,先后获得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市、国家专利质押融资、专利保险试点市、第四批、第五批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市场等12项国家级荣誉。有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4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2家,位居阜阳市首位。驰名商标2件、安徽省商标品牌示范企业19家,省专业商标品牌基地1个,省专利优秀奖17件。天能电池集团(安徽)有限公司“非铅材料制作的铅酸电池汇流排及含有该汇流排的铅酸电池”荣获中国专利优秀奖,实现阜阳市国家专利奖零突破。积极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组织人员深入到高新区各科技园,开展知识产权“银、保、企”对接会,今年先后举办对接会、座谈会6场次。上半年完成14笔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总计8800万元。积极开展专利导航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田营科技园节能环保动力电池专利导航服务基地、西城科技园铝基新材料专利导航服务基地列入安徽省专利导航服务重点基地建设项目。积极实施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工程。今年有5家企业7项专利开展了开放许可。充分发挥“界首马铃薯”、“界首彩陶”、“大黄竹编”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得作用,打造地方特色产品市场影响力,目前全市使用国家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企业达13家。


  “强”保护。建立健全保体系。以创建国家级知识产权规范市场为抓手,设立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援助工作站、人民调解组织,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提供体系化服务。今年以来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咨询服务达100余次,为强旺、润安机械等20余家企业提供维权服务。严格监管执法。加强重点领域和区域专项整治,积极开展知识产权代理行业“蓝天”专项整治行动,知识产权执法“铁拳”行动,围绕食品、电子产品等重点商品,严查商标侵权、假冒专利违法行为,营造有序竞争和创新发展的良好知识产权保护环境。


  “造”氛围。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宣传、培训活动,今年上半年深入科技园、创业园、学校、企业开展宣贯会10余场次,参加企业200余家,利用4. 26知识产权日,开展现场咨询,发放宣传册3000余份,有力营造了鼓励创新、保护创新、尊重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杨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