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第七届阜阳市文明乡镇,界首市顾集镇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有效路径,创新实施以“网格”“治理”“榜样”“心愿”“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善治模式,着力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有效激活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
“网格”延伸治理触角。建立以镇党委班子成员、包村干部、村党支部书记、网格党小组组长为主体的管理体制,以及“党委——村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户——群众”的五级联络制度,以“走访、记录”的形式及时排查解决群众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多维度服务体系。
“治理”激发治理效能。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载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训家风等传统道德宣传融入文明实践建设,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明新风;联合辖区派出所、司法所等,开展反电诈、防邪、禁毒、民法典等宣传活动,增强了村民学法、懂法、守法意识;建立健全村规民约、村民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一约四会”运行机制,着重解决农村生活中的琐碎小事,促进邻里和睦,切实为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榜样”汇聚治理合力。以“最美庭院”“文明家庭”“好婆媳”“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活动为契机,积极开展“榜样”推选活动,积极选树在人居环境整治、村集体经济发展等工作中涌现的“榜样”,让党员群众主动参与推选活动,增强参与感和荣誉感。同时依托微信群、公示栏、文化广场、表彰大会等载体,对表现突出先进人物事迹进行宣传报道,掀起村民“学党员”“争优秀”的热潮,全面激发村民参与基层治理的活力。
“心愿”拓宽服务渠道。着眼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细微小事,充分发挥离退休党员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采用党员、网格员入户走访等形式,征集留守儿童、困难群众、高龄老人等群体的“微心愿”,经由党委会议研究后,张贴在心愿墙上,由党员、志愿者团队、驻地单位、爱心企业等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认领,通过志愿服务慰问等方式完成居民群众的“心愿”。
“服务”连通党心民心。以“党建+志愿服务”模式,辖区各窗口服务部门联合开展“进村服务”活动。同时从服务事项上“入微”,推行“首问责任制”,优化便民服务流程,积极推行“帮办”“代办”服务,打通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各类志愿服务队深入开展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帮扶活动以及健康义诊、普法宣传、人居环境卫生整治等活动,营造积极向善的生活理念。(陈晓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