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首砖集镇: 小麦“一喷三防” 无人机唱“主角”

发布日期:2023-04-28   阅读:1043次   来源:中新网安徽   字体大小:[大] [小]  
分享到:

      中新网安徽新闻4月26日电 (通讯员 骆振坤)装药、起飞、定位、喷洒……近日,在界首市砖集镇腰庄村田间地头,一台台无人机轰然而起。在工作人员操控下,伴随着旋翼转动声,多驾满载农药的无人机顺着事先设置好的路线往返穿梭,雾状般的药液均匀地喷洒到麦田里。


  眼下,正值小麦抽穗扬花生长关键时期,也是条锈病、赤霉病、蚜虫等病虫害滋生的易发期。连日来,砖集镇积极组织农技人员和科技特派员深入田间地头为群众讲解小麦赤霉病发病规律,各种农药的药效特点和使用方法,做到防病、治虫、防早衰相结合,全面预防,不留死角,为夏粮丰产丰收打下良好基础。


  “我们种了大半辈子地了,以前都是顶着大太阳,背着老旧的手摇式药筒打药,又沉又慢,还具有危害性。现在用无人机打药真方便,两三分钟就能打一亩地的药,覆盖面还广,提高了效率,省心又省力。”腰庄村村民王金勤介绍道:“以前打药是老大难,村里年轻人大多数外出打工了,让孩子们回来的话,路费和误工费都要上千块了,不值得。现在好了,国家免费为我们打药,一点也不用我们操心,太感谢政府了。”


  “这款无人机喷药速度快,容量大,喷洒效果还特别好,操作起来也十分便捷,调配好药液、灌入箱中,然后通过设定好的程序,无人机就可以完成路线规划、一键作业、自动返航等操作,而且喷洒得特别均匀。”无人机操作人员刘坤说道。


  在新形势下,机械助力,科技为王。砖集镇始终遵循农业发展规律,大力谋求粮食生产稳定。无人机“飞防”作业让田间管理的科学性大大提高,新设备让作业效率成倍的提升,不仅降低了农民生产成本,也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越来越多的种植大户选择无人机进行“托管式服务”。


  “科技助力,无人机正在替代人工劳动,成为田地里的“主角”。相较于传统人工背负式喷雾施药,使用无人机具有利用率高、智能、节水节药、省时省力等优势。据悉,无人机飞防作业效率是人工作业的30—50倍,一天作业面积可达1000亩左右,有效减轻劳动者的工作强度。目前全镇已实施飞防面积3.2万余亩,全镇第一遍3.7万亩飞防目标本周五前全部结束,本月底完成第二遍飞防目标,砖集镇党委书记荣俊伟介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