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乡亲们,大家认为咱们村日常工作中有哪些不足的地方或者有什么意见建议和诉求,请大家敞开了说说。”近日,砖集镇腰庄村村“两委”干部主持召开“板凳会”,召集村民聚一聚,唠一唠。
倾听群众心声,解决民生难题。自“四事四权”工作开展以来,砖集镇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群众的幸福满和满意度做为落脚点,把村民服务中心“移”到群众家里,把会议桌椅“搬”到群众院里,不断完善村民议事平台,助力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近年来,咱村的路基本全部都是水泥路了,但是有极个别的路面比较窄,现在农村车多了,会车的时候不好过,希望能扩宽一下路面。”、“咱村的路灯有几个不亮了,一到晚上乌漆嘛黑的,希望咱村尽快联系下维修人员维修。”……“板凳会”上,村民们就着板凳围坐一团,你一言、我一语,涉及到群众生产生活及生命安全方面,大家说出自己心中的想法,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出实招,解民忧。群众说、干部听;群众问、干部答;群众提、干部记。对群众提出的每一个问题,村“两委”干部都做出详细记录和梳理,就如何解决落实相关问题与村民们一起交流探讨,并让群众全面了解政府相关工作思路和做法,推动村两委和群众联系得更加紧密,动员村民全体一起参与到乡村治理共建共治共享中来。同时,向镇党委反馈收集的意见建议,助力镇党委及时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感。
“以前开会,总是把大家集中到会议室里,拿着文件念给大家听,让人感觉束手束脚。”腰庄村党总支书记刘季说,用开大会的模式召开村民会,效果不是很好。经过我们“两委”干部商量后,最终讨论出一个新方法,村民聚在哪里,“板凳会”就开到哪里。
板凳会上,村“两委”干部将晦涩难懂的政策变为群众口中的家常话,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政策进行详细的讲解,将疫情防控、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等政策和知识一一讲给群众听。实现由过去村民“跑腿”听政策向干部入户“拉家常”模式的转变,消除台上台下的距离感,让理论宣讲更入脑入心。
“砖集镇‘板凳会’”涵盖内容广泛、地点灵活、方式灵活,以面对面、接地气的沟通方式,让村民从“倾听者”变为“发声者”,将惠民政策送到群众家门口、将村情民意收集在第一线,打破台上台下的隔阂,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砖集镇党委书记荣俊伟介绍到。(骆振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