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三秋”农忙时节。走进舒庄镇各个田间地头,除了忙于耕种的农户外,还有不少群众和车辆在田地里装运玉米秸秆。
“早上6点钟到村室做了核酸检测后,就到地里拉秸秆,一直到现在,已经拉了十几车,卖了七八十元,今天再拉几车,争取今年能挣到100元。”舒庄镇大顾村杨庄村村民杨培珍坐在自己的电动三轮车上满脸笑意说。
据了解,大顾村“变堵为疏”蹚出一条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的双赢新路子,通过引进第三方企业,设置秸秆临时收储点,积极收购周边农户秸秆。一捆捆玉米秸秆经过打捆后统一堆放,经由运输车送往临泉发电厂,以生物质发电为依托,把秸秆回收用作发电的原料,真正使秸秆变废为宝成为“绿色电力”。
“以前玉米秸秆没法整,就往地里一堆,等着风化后撒在地里。最让人头疼的是堆在地头容易引发火灾。”杨培珍说,现在有人收购秸秆,这样不仅使秸秆有了去处,而且还能增加收入。
“通过秸秆离田到生物发电,群众得到了好处,我们也减轻了防火压力,这是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大顾村党总支书记顾学杰说。
近年来,舒庄镇积极探索秸秆综合利用经验,扩大秸秆收运范围,提高秸秆循环再利用率,形成以点带面,以面带片的有益实践,不仅为农户带来了新的经济收入,而且在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农业循环经济和农村绿色低碳发展、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张坤)
- 上一篇:界首市人武部科技助力乡村振兴
- 下一篇:田营镇:抓农时秋种正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