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以来,东城街道聚力“一改两为五做到”目标要求,聚焦新“夜”态经营主体急难愁盼问题,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便民惠民行动,集中解决群众最希望办、最迫切改的问题,助力“夜经济”市场主体健康快速发展。
“在之前,每到傍晚,这边夜市里常常是空中烟蒙蒙,地上湿漉漉,出行随时堵。最近,经过几次整治,这里的环境好多了。”提起翠园小区正义路临时小吃街,居住在这里的居民黄先生感叹道。
为保就业、稳发展、优环境,面对着一方面是广大小微经营户渴望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能够继续营收,另一方面是大众消费需求和群众希望生活环境的持续改善。东城街道推出精准管控、温情服务,既让“夜经济”溢满“烟火气”,充满人情味,又让城市管理井然有序,探索出一条新形势下“夜市经济”管理路径,提振大众消费信心,提升群众幸福感,打造东城街道新“夜”态。
该街道坚持便民、利民、为民,采取疏堵结合,联合市城管执法和社区,科学划分路段场所,合理设置经营摊位。在保证交通秩序和消防安全的前提下,引导“居无定所”的夜市流动商贩,就近就便,定时定点地“安家”在国祯广场、正义路等场所,促进辖区“夜市经济”有序开放。同时,结合社区网格化管理,街道安排所在社区为每个摊点设置一名网格员,统筹负责该夜市监管,明确经营户、街道社区和城管执法的“主体、监督、巡查”责任,形成自我管理、监督与日常巡查统一的闭环管理,保障老百姓舌尖上的“食”全“食”美。
“自从加强规范管理以来,我们大家也都自觉了很多,主动增加消杀频次,增设垃圾桶,及时清污,各方面的环境好了,食客多了,生意也更好了!”在国祯广场,烧烤店的王老板高兴地说道。
下一步,该街道将继续以发展夜经济、促进内循环、消费稳增长为重点,推动辖区夜购、夜娱、夜食等服务业健康发展。同时,针对夜市摊点反复性强、流动性广、管理难度大等特点,加大管理力度,不断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切实为广大市民营造安全和谐、干净有序的宜居宜业生活环境。(尚振才)
- 上一篇:舒庄镇:小喇叭发挥大作用
- 下一篇:田营镇:庭院“小美”变成乡村“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