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集镇:无人机“一喷三防”保夏粮丰收

发布日期:2023-04-19   阅读:1876次   字体大小:[大] [小]  
分享到:

  近日,在顾集镇辖区麦田里,伴随着一阵马达轰鸣声,满载着农药的无人机在技术人员遥控下,在麦田低空飞行,实施小麦“一喷三防”作业。


  这一幕让站在地头围观的群众纷纷感慨:“这可比背着药壶打药省时省力多了。”“政府免费给小麦喷施农药,每亩地可省十几块钱,今年一定有个好收成。”


  眼下,正值小麦生长的关键时期,容易受赤霉病、条锈病等多种病虫危害,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连日来,顾集镇积极组织农技人员和科技特派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病虫害技术指导服务,结合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全面开展小麦病虫害统防统治飞防任务,提升大面积绿色防控水平和防控效果,确保了粮食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据农技人员介绍,如果分别防治这些病虫害,需要多次打药,费工费力还不安全。为减少打药次数,现在的普遍做法是将杀虫剂、杀菌剂、叶面肥混配后一次性喷洒,达到防虫、防病、防干热风的目的,从而增加小麦粒重,提高产量。这就是通常说的小麦“一喷三防”。


  “以往用传统方式进行防治,一天才能喷洒二三十亩。现在无人机飞防作业,一天就能喷洒七八百亩,效果好、效率高,施药也更加精准。现在还有农技专家亲自到田间提供指导服务,让我们对增产增收充满了信心。”种粮大户李洪义高兴地说。


  据了解,一架植保飞机,日作业量最多可达800亩左右。同时,可节约90%的用水量和20%的农药使用量,减少农药污染。植保无人机飞防作业,进一步提高了农业机械化水平和病虫害防控能力,为粮食生产增产增效提供了坚实保障。


  “目前,我镇通过公开招标社会化服务,现有植保无人机20台进行作业,全镇共有小麦种植面积约3.8万亩,预计四天内完成无人机飞防。下一步,将继续推广使用植保无人机作业技术,既省时省工,又喷防均匀,在增强喷雾质量,保证防治效果的同时,还能降低农业经营成本,为科技强农,为产业振兴赋能。”顾集镇农综站站长胡天威介绍说。


  顾集镇坚持准确掌握病虫害发生动态,及时指导群众抓住防治的最佳时机,运用无人机等技术科学、安全、合理地使用农药,坚决将小麦病虫害遏制在萌芽阶段,做好夏粮丰收工作,守护粮食安全,推动乡村振兴。(段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