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将至,天气回暖。日前,舒庄镇杨寨村杨老营庄大棚西瓜种植基地,四五名工人正忙碌地给大棚中的西瓜整藤打杈,为5月份西瓜丰产上市打好基础。
“把多余的瓜杈去掉,这样多余的瓜杈就不会抢西瓜的养分了,可以使瓜更大,质量更好,口感也很好。”种植基地负责人杨敬文介绍说,自己流转土地80亩种植大棚西瓜,相比其它作物每亩地年增收在四千元以上。
乡村振兴关键在产业。近年来,舒庄镇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积极创新农业发展模式,大力推进实施小田并大田,走出一条高效、绿色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基础。
“镇里每年都会组织我们到周边乡镇参观学习,鼓励大家土地集中管理,壮大村集体经济,我们看见了成效,效果都不错。”杨寨村党总支书记王翠侠表示,“今年,村里将因地制宜,持续加快发展特色经济作物种植,增加村集体收入,鼓起群众腰包。”
时下正值羊肚菌采摘期。走进舒庄镇舒庄村食用菌大棚,成熟的羊肚菌犹如一把把小雨伞,品相圆润,十分诱人,几名工人们正弯着腰,小心翼翼地忙着采摘。
该食用菌大棚基地负责人张金学介绍道,整个食用菌种植基地占地61亩,建有高标准大棚53座,种植品种有羊肚菌、平菇、羊肚菌、鸡腿菇等,蘑菇年产量80万斤,年利润不低于100万元。
“我村依托项目谋划,积极向上争取各类扶持资金300万元,通过采取‘公司+村集体+农户’产业经营模式,建设舒庄村食用菌大棚基地,村集体每年可增收30万元以上。”舒庄村党总支书记高文好说。
食用菌种植不仅效益高,还能为周边劳力提供就业岗位。正在棚里忙活的工人杨秀英说,自己经村干部介绍在基地长期务工,平日里除了采收蘑菇,还能正常回家照顾残疾的丈夫,生活忙碌而充实,每月工资2000元,足够补贴家用了。
“下一步,我们还要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方法,扩大食用菌种植规模、提高种植技术、丰富种植品类,将食用菌产业链条向深远延伸,同时畅通线上、线下销售渠道,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让食用菌产业带动村集体和群众‘双增收’。”高文好信心满满地说。
据该镇分管农业副镇长何洋介绍,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舒庄镇始终坚持产业强镇不动摇,以“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为目标,加快村集体经济发展,推动“一村一品”建设,有效带动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增收,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
“目前,我镇通过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已建成大田村中药材、舒庄村食用菌、杨寨村大棚西瓜等8个果蔬菌种植基地。今后,我们将持续开展土地集中流转,因村施策,科学谋划高附加值经济作物种植,进一步提升土地亩产效益,让群众走上了增收致富的道路。”何洋说。(张坤)
- 上一篇:大黄镇:竹编非遗复兴记
- 下一篇:东城街道:创业培训畅通群众就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