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界首市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探索“评好人、赞好人、帮好人、用好人、做好人”的工作机制,先后涌现出焦新杰陈玲夫妇、牛世端等一批事迹感人的好人模范,“好人文化”建设硕果累累,为界首市争创第六届安徽省文明城市提供了不竭动力。
规范程序,选树榜样。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身边好人评树、讲好界首故事的通知》《界首市好人推报及奖励办法》等文件,健全工作机制,规范评选程序,做到了“应推尽推、能评尽评、好人心暖、群众信服”。
2012年以来,累计评出界首市“好人好事”典型613件,“界首好人”特别奖7人,阜阳好人144人(组),安徽好人25组26人,中国好人19组20人,1人获评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4人获评省道德模范及提名奖,15人获评阜阳市道德模范及提名奖,164人获评界首市道德模范及提名奖。
创新宣传,扩大影响。在15个乡镇、街道建立好人街、设立好人榜134处。以中国好人马林英等4位好人为原型,拍摄微电影3部,创作戏曲2部、小说1部。利用“两微一端”平台刊发宣传好人事迹文章300余篇。开设《小城大爱》广播栏目、“道德星光”公众号专栏,发布典型事迹25期。
中国好人牛世端(中)给学生讲述亲历故事
成立好人模范宣讲团,开展好人模范进校园、卫健好人下基层等活动,各类好人模范累计参与宣讲400余人次,受众达6万余人次。建立皖北首家镇级好人馆和界首市民间好人馆,累计接待群众9万余人次。在博物馆、火车站、城区主次干道制作好人事迹宣传展板。在《最界首》杂志出版好人事迹专刊。
关爱礼遇,回报善行。出台《界首市道德模范教育管理办法(试行)》,建立管理、礼遇机制。多部门联合出台《界首市道德信贷工作实施方案》,为有需要的好人提供便利,目前,发放“道德信贷”855万元。连续10年对好人、道德模范进行走访慰问,累计走访慰问各类好人模范约1050人次,发放慰问资金约50余万元。推荐符合条件的好人模范参评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49人次当选。常态化举办好人模范颁奖典礼、座谈会,加大对好人模范的关爱,倡导“德者受尊、好人好报”的价值导向。
各级好人模范为界首市民公约代言
好人示范,助力创建。界首市鼓励各级好人立足自身实际,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中国好人薄玉侠、王光晋等牵头组建志愿服务团队义务开展调解纠纷、扶贫济困、文明创建、疫情防控等活动,阜阳好人于修波、代建礼坚持开展义务宣讲活动,阜阳好人赵春红、于香丽、高斌等立足本职积极参与义诊、义演、义务教学等志愿服务活动,阜阳好人宋晓娟参加阜阳市好人模范宣讲团到各县市区巡回宣讲……好人品牌越擦越亮,好人成色越来越足。
在界首市争创第六届省级文明城市过程中,好人模范主动作为,走上大街小巷,为《界首市民公约》代言,以身作则,号召广大群众争做文明市民,共创文明城市。在他们的带动下,万余名干部、群众和志愿者助力文明城市创建。
涓滴成海,众木成林。经过多年努力,界首市好人队伍不断壮大,好人示范效应日益彰显,市民素质明显提升,为创建文明城市提供了不竭动力。2021年以来,界首接连涌现出4名捐献造血干细胞的阜阳好人,就是好人文化建设结出的硕果。(李博文)
- 上一篇:我市2人当选“阜阳好人”
- 下一篇:我市1人当选9月份“阜阳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