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庄镇:让乡村盛开文明之花

发布日期:2022-03-25   阅读:2298次   字体大小:[大] [小]  
分享到:

      近年来,舒庄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聚焦农村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相互攀比的不良陋习,整合盘活阵地资源,依托“四会一约”,大力开展“讲文明、除陋习、树新风”主题活动,推进人情减负,共除陋习,让移风易俗成为群众自觉的文明实践行为,培育了文明乡风,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的群众思想基础。


     抓党建,构建治理新格局。党员干部带头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在办理婚丧嫁娶事宜前,主动向党组织报告。在党员活动日时,进行集中学习,通过开展“党员亮牌先锋行”、挂牌“共产党员户”、建立党小组之家等活动,接受群众监督。坚持每周一在国旗下学习、每季度评选表彰优秀党员干部,以此带动群众向先进典型学习。完善党员干部8小时工作时间之外行为规范,以身作则,引导群众养成勤劳节俭习惯,远离不良习俗。


     建机制,创新自治新体系。积极吸纳乡贤和德高望重的“五老”参与村内公共事务,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移风易俗活动,用新事新办替代大操大办。同时,规定一户一人一份礼,将随礼不超100元、待客不超10桌、每桌不超10个菜写入村规民约,宣传到到户到人,人人皆知,规范群众行为。


     聚民心,推动共建共治共享。把移风易俗作为道德引领工程,与其他中心工作同推进、共落实。明确红白事办事标准,倡导文明宴请;建立四会人员档案,制作流程图,明确工作职责,做好活动记录。大鲁村率先建立皖北首个移风易俗便民大礼堂,免费提供场地、餐具、厨具、厨师,引导群众在此新办红白事,按照“随礼一百、办事九桌、不超五千”标准执行,同时,对待客烟酒单价进行限制,要求待客香烟每盒不超过20元、酒每瓶不超过30元。经过5年多的发展,便民大礼堂已成为村民办事必选的场地,累计节约开支达到700多万元。


     评典型,营造文明新风尚。以“您养我长大·我陪您到老——接您回家”“孝善养城文明界首”系列活动为抓手,利用“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和“善行义举”四榜平台,向群众征集先进典型线索,通过多方走访核实、逐级推报等形式,挖掘“好婆婆”“好媳妇”“孝善之星”“文明家庭”“不要彩礼好媳妇”等先进典型事迹,运用村级好人榜、集镇好人街、荣誉墙等平台进行宣传,引导群众崇德向善。


     经过不断努力,舒庄镇先后荣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和省、市、县三级文明村镇等荣誉称号,为培育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文明乡风提供有机土壤,让文明之花在这片土地盛开。(张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