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首市召开“百村示范 千村整治”第一阶段总结暨人居环境整治第四次现场推进会

发布日期:2018-11-19   阅读:1051次   字体大小:[大] [小]  
分享到:

DSC_6276[1].jpg


  11月18日,市委、市政府在顾集镇召开“百村示范、千村整治”第一阶段总结暨人居环境整治第四次现场推进会。市委书记徐会东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笪乘胜主持会议,市领导范力、冯飞、应鹏飞、谢金明、司建丽、王明志、王东升、吕森、秦玉超、郎瑞、翟俊峰、陈刚、闫学勤等市几套班子领导、市直有关单位和各乡镇街道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会前,参会人员集中观摩了各乡镇街道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情况。会上,“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作阶段性先进单位、落后单位分别作了经验介绍和表态性发言。

DSC_6258[1].jpg


  会议指出,这次现场会既是一次经验大交流,也是一次工作大检阅,每个乡镇街道既有优点、也有短板,既有亮点、也有缺项。既要看到进步与成绩,各乡镇街道抓环境、搞整治的认识越来越高、行动越来越快、氛围越来越浓;也要看到问题与差距,各乡镇街道普遍存在着标准不高、推进不平衡、思路不清晰、镇村不同步、日常管护不细致等问题。


  会议强调,当前人居环境整治存在问题的原因,最根本的是思想认识还不到位,最关键的是群众发动还不到底,最主要的是统筹谋划还不够细,最重要的是工作作风还不够实,最核心的是常态长效机制还没真正建立,必须进一步透析问题、深挖根源、理清症结,下真功、掏真力,坚决打赢乡村振兴的第一场硬仗。一要制定好规划方案。把规划作为先手棋,着眼长远发展,结合市、乡、村实际,采取整体统筹、分层细化的办法,梳理好工作思路,指导好下步工作,绘好乡村“富春山居图”。二要保障好工作经费。按照“先拨后算”的工作思路,积极解决危房改造、巷道建设相关资金。三要把握好“三条底线”。把握群众满意这个底线,让群众在人居环境整治中真正得到实惠;把握稳定和谐这个底线,无负面舆情、无信访案件、无不良事件,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让群众理解支持、积极参与;把握廉洁从政这个底线,加强资金管理,强化监督检查,严防腐败问题滋生。四要树立好“四个目标”。以群众满意为目标,持续抓好村庄环境“六无”和家居环境“六净”,为脱贫“摘帽”奠定坚实基础;以打造区域性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充分挖掘自然生态、人文历史资源,开发具有界首特色的旅游产品;以品牌打造为目标,坚持以创促建,找准工作抓手,谋划创建项目,争创一批全省一流、全国闻名的特色小镇和文明乡镇、文明村;以乡村全面振兴为目标,抓好示范带动,通过典型引路,打造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叫得响的乡村振兴品牌。五要统筹好“五个方面”。统筹好规划和建设,着力构建覆盖城乡、事权清晰、衔接紧密、统一协调的空间规划体系,进一步强化规划的统筹引领和约束控制作用;统筹好大环境和小环境,无论是村内村外、院内院外、室内室外,都要内外兼修;统筹好环境整治和脱贫攻坚,以脱贫攻坚统揽环境整治工作,以环境整治推动脱贫攻坚整体水平提升,真正造福于民;统筹好乡镇与村(社区),坚持集镇与示范村同步推进、同步整治,同时加强公共空间治理、管控,挖掘整合资源、拓展发展空间,形成大整治、大提升的良好局面;统筹好治理与发展,以发展为目的,以治理为手段,统筹推进环境整治、土地整治,强化产业支撑,打好生态牌、文化牌、产业牌。六要抓好“六个重点”。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强化村“两委”能力提升,努力把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发展优势,以组织振兴推动乡村振兴;抓好重点村整治,按照“六净、六无、六化”要求,着力打造132个村室所在的自然村、45个贫困村、16个出列村和大黄、陶庙两个农村综合改革试点镇的重点村;抓好线面提升,在确保千村整治、全面提升达到“六净六无”的基础上,抓好路、河、塘等整治和绿化提升工作,强化功能拓展、效益复合理念,坚持点线面结合,以点带面、连线成片,形成示范效应;抓好群众工作,坚持优化美化人居环境与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紧密结合,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真正让群众满意;抓好作风建设,始终保持定力、精准发力、持续用力,以“钉钉子”的精神一抓到底,切实将环境治理工作做深做细做扎实;抓好长效机制建设,聚焦“常态长效”,积极探索“共建、共管、共养、共享”的长效机制,全面营造干净、整洁、有序、优美的人居环境。

  市委副书记笪乘胜就会议贯彻落实提出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