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了多年的水泥路终于修好啦!不再发愁阴天下雨出不去了,也不担心农产品买不出去了!”家住代桥镇代西村闫庄自然村的村民老侯大爷非常高兴,“我阴天下雨接送小孙子上学,不用再‘背着’步行了。”
该村的唯一一条进村道路,还是10余年前修的砟砖路,由于年久失修,已经破烂的不成样子,群众出行十分不便,一段时间内,群众意见很大。“是扶贫工作队给俺修得路!”老侯大爷说。正当群众为了修路一筹莫展之时,上级为代西村派来了扶贫工作队。工作队到村以后就逐村逐户走访、调研,摸清村里底数,找准病因,对症下药。
“我们积极与上级对接,利用好各类项目资金,做好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代西村扶贫工作队队长聂军介绍,“今年全村共新建道路5条,总长3900m,计划投资234.0994万元,极大地改善了村里的基础设施面貌,方便了群众出行,有力地推进了脱贫攻坚进程。”
修好进村路,解决群众出行难,提高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指数,群众纷纷称赞。但仍有一些巷道泥泞难走,成了阻碍脱贫攻坚的神经末梢。
“《界首市乡村巷道硬化工程补贴办法》是解决农村巷道建设的好方法,是我们改善村居环境、提升村庄颜值的‘法宝’。”该镇张老庄村党总支书记张玉杰认为。该村迅速组织全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学习,吃透文件精神,迅速贯彻落实。
有了好的政策,抓好落实才是重中之重,代桥镇各村积极谋划、狠抓落实,扎实推进巷道建设进度。
“我们经村民推荐,把那些在村里威望高、热心公益事业、群众信得过的‘面子人’,找出来。让他们参与巷道建设资金的筹集、协调施工队伍、监管工程质量,让群众自己的事自己办。”该镇尹庄村党总支书记张中然介绍,“自己的事自己办”极大地提升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大家齐心协力、尽心尽力,工程进度很快。截至目前,该村已新修巷道18条558米,另有9条315米路基已轧好。
“目前,全镇共谋划巷道建设187条15088米,现已完成134条9510米,预计本月底前,将完成全部巷道硬化建设任务。”该镇分管交通的负责同志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