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桥村是田营镇土地流转率较高的村子,近几年,大户的发展和带动成为村子改变现有土地使用状况的重要途经。苗木花卉种植、中药材种植、剁椒种植从根本上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尤其是林下种养殖,逐渐成“多而专”的趋势。
五月底,正在大家热火朝天收麦子,全力防火时,在田营镇吴桥村刚刚“上岗”的几户贫困户却忙碌着撒种子、覆膜、浇水,仔细种植着村里引进的新品种——“泡豆角”。“这是秋豇豆,也叫泡豆角,最长的可以长到150厘米左右,容易耕种得很,是咱们新成立的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新品种,以后村里啊,集体经济不愁了,贫困户脱贫致富也不愁了。”村主任张子杰介绍道。
土地流转是机遇,开启“拼地分红”新模式。今年5月中旬,吴桥村为更好地将土地流转与村集体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成立界首市子杰农民专业合作社,自筹资金70余万元,办起了村子自己的合作社。村书记和主任多次召开新型经营主体调研座谈会,最终敲定了“界首市祥润家庭农场”和“界首市子祥家庭农场”作为其合作对象。
经过洽谈,村集体专业合作社打起了“拼地”的好算盘。在土地使用上,该合作社与祥润家庭农场、子祥家庭农场共同租赁村里的235亩地,各自承担一半的土地租金,约合每亩500元。两个家庭农场种植白蜡、楸树等苗木品种,而村集体专业合作社则发展林下经济——春夏秋三季泡豆角种植。在资金收益上,两个家庭农场占有一定的股份,按照“年终分红”的方式,展开业务上的合作,打通和拓宽合作社的市场和销路。
专业合作社成“香饽饽”,订单农业促发展。村两委多次与镇政府农业相关负责人、村集体经济分管负责人进行深入沟通,决定先“壮大村集体经济”,办起吴桥村自己的“合作社”,将农村管理、农业转型、农民致富统筹到一个体系内,不断摸索、研究、发展。
村里合作的两个农场有一定的经济和实力基础,尤其是祥润家庭农场在果蔬种植、剁椒初精深加工方面与湖南湘汝集团有长期合作关系,可以充分地帮助村集体专业合作社进行分销、初精深加工等工作,实现“鲜豆角”到“酸辣泡豆角”的变身。“刚成立,湘汝集团就向我们订了1000吨的泡豆角,但是今年不行,已经六月份了,俺这只能种一季秋豆角,供不应求了。他们给我们保底价是6毛钱一斤,一亩地可以产4000斤,算下来,俺这个半年村里集体收入可以达到10万块钱哩。”张子杰说道。
祥润家庭农场的这种“订单销售模式”,让泡豆角“未嫁先销”,内部种、外部订,村里不用去担心资金和收益风险问题。
深耕细作“管理田”,贫困户鼓起了钱袋子。除了专业合作社采用的订单模式,村里还与110户贫困户签订了就业管理协议,以劳动入股。每个贫困户被要求管理2亩田地,从豆角的种植、覆膜、照看到采摘、回收,专业合作社会付给每个贫困户一定的工资,一年约3000——4000元左右。这样,贫困户成了这块“管理田”的维护者、照管者,年底可以拿到村集体专业合作社一定的利润分红,“工资+分红”的创新机制,鼓励着贫困户自己劳动,丰衣足食。“我70多了,没有外出打工,前天刚与村里签订了就业协议,成了这2亩豆角地的保姆。一年不挣个几千块吗,比闲着强啊,我感觉只要勤快就行。”正在地里给豆角覆膜的吴东村李月爱边干活边讲道。
土地流转,是田营镇近几年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加速器,利用土地做文章,合理搭配资源,让新型经营主体成为发展中的领头羊,“多社联合”、“多社协作”才能实现共赢的局面。(王苗苗)
- 上一篇:田营为348户贫困户量身订做家居环境改善计划
- 下一篇:贫困户养殖蓝孔雀踏上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