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营:"七个强化"为脱贫攻坚保驾护航

发布日期:2018-04-26   阅读:1405次   字体大小:[大] [小]  
分享到:
  为确保2020年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田营镇党委、纪委始终把加强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作为一个重要抓手,坚持挺纪在前,紧盯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以“精准”监督促“精准”扶贫。

  强化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2018年是脱贫攻坚建设作风年,田营镇党委及早谋划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2月10日,召开党政联席会,传达界首市《关于2018年至2020年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实施方案》,明确工作要点和治理重点。2月12日,召开专项治理工作动员大会,并要求各村根据方案要求,及时传达落实会议精神。3月6日,在脱贫攻坚业务培训会上,镇纪委再次重申,各村要抓住治理重点,对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不作为、慢作为甚至是乱作为有关责任人进行严肃问责。3月18日,田营镇召开农村危房改造和腐败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会议,对全镇危房改造户进行大起底、“回头看”,确保不错评一户、不漏评一户。3月21日,田营镇党委对扶贫领域专项治理行动进行调度,镇“十大工程”分管负责人对所分管的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进行汇报。

  强化宣传声势,营造浓厚氛围。一是通过宣传栏、广播、电子显示屏、一封信、条幅、壁字、宣传台、微信公众号、阳光村务网等媒介宣传报道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有关情况,此外,我镇不断创新形式,通过“农民夜校”、“界首市首届乡村旅游博览会”、扶贫领域专项治理宣传长廊等载体大力宣传,其中专项治理宣传长廊被安徽省纪检监察网、阜阳市先锋网等多家网站报道,将专项治理工作宣传引向深入,为下一步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截至4月初,我镇共制定宣传条幅15条、宣传壁字20幅、“致群众的一封信”2000份,电子显示屏和广播连续播放30余天。各村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多途径开展宣传报道,提升群众和党员干部的知晓率和参与度,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二是加大政策公开公示力度。各村通过宣传栏、广播和印发宣传资料等方式加大扶贫政策落实、扶贫资金发放使用、扶贫物资发放和扶贫项目建设等情况的公开公示,让群众、贫困户“懂政策、知情况”,为社会各界参与监督提供条件。目前,全镇5个村都已设置扶贫公开栏,并于每月15日前公开上个月的信息。

  强化廉政教育,筑牢思想防线。为筑牢镇村干部思想防线,镇纪委制定学习计划,每周开展一次廉政教育课。自专项治理工作开展以来,镇纪委2次邀请市纪委宣传部人员上专题廉政教育课,并通过远程电教向基层延伸;组织镇村干部观看不同类型的警示教育片12次,镇村干部及家属前往廉政教育基地参观2次;创新开展“重温老三篇”、领导家访、家规家训征集等活动。同时,把握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通过警示约谈、诫勉谈话等方式进行早教育早提醒,不断加强对存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干部的约谈警醒。2018年以来,给予4人警示约谈,1人诫勉谈话、1人责令辞职,25人全镇通报批评。

  强化监督检查,坚持多措并举。一是“畅通渠道”收线索。田营镇纪委向全镇居民发放“致村民的一封信”、界首市专项治理巡察公告、专项治理明白纸,向群众公布了举报邮箱、电话,畅通群众监督举报“直通车”,为充分发挥群众监督,提高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我镇创新制定线索举报奖励制度,对反映人举报的线索一经核实,给予反映人500—1000元不等的奖励。二是“重心下移”查线索。积极引导脱贫攻坚专项督查组深入基层一线,通过贫困户大走访、“夜访农户”、公开大接访、党委书记直通卡等方式直接听取群众意见,及时了解情况,着力发现违纪违规问题线索。三是自查自纠排线索。以田营镇吴桥村典型案例赵玉祥为鉴,各村总支对照专项行动要求,对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进行自查自纠,签订《拒绝扶贫领域腐败违纪行为承诺书》,同时填写《田营镇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线索报备表》。镇纪委根据镇村干部填写的报备表重点核查。四是开展专项督查。成立扶贫工作督查组,对各村扶贫领域突出问题开展专项督查,重点围绕帮扶干部履职尽责、扶贫政策落实、扶贫项目建设、物资发放、扶贫资金使用发放等情况进行督查,着重发现扶贫工作中未履职尽责、扶贫政策落实中吃拿卡要、优亲厚友、贪污挪用、挥霍浪费等问题。2018年以来,共开展专项督查10次,发现问题16个,下发交办单6次,已整改5个,1个正在整改中。

  强化台账管理,提升工作效率。 镇纪委对2016年以来信访举报、监督检查的线索及时核查深挖,建立问题台账、线索台账、督查督办台账、责任追究台账,力求反映问题清晰,信访件去向清楚,处理情况清晰,杜绝信访问题遗失。采取建账督办、对账销号等措施,持续加大扶贫领域问题线索办理力度,严肃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强化纪律审查,增强惩治威力。以“零容忍”的态度严肃查处群众反映强烈的扶贫领域违纪问题。对扶贫领域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打招呼,早提醒、早处理;对排查出来的违纪问题线索,集中力量,快查严处,做到每一条问题线索都不放过、每一个违纪问题都严肃核查、每一分违纪资金都追缴到位。近三年来,扶贫领域立案9件,给予四人党内警告处分、二人党内严重警告处分、二人留党察看一年、一人留党察看二年的处分。

  强化制度建设,巩固整治成效。为发挥制度作为预防腐败问题的治本作用,田营镇对在扶贫领域执纪审查中发现的问题,注重从运行机制、监管体系方面着手,建立健全制度体系,扎紧制度机制的笼子,从源头上预防腐败问题。针对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我镇目前建立四项制度,包括干部考核机制和监督机制,工作督查机制、问题线索排查机制、采取督查督办及第三方评估的模式,督办评估各单位各帮扶联系人的工作任务的落实,将督查评估结果与工作业绩、干部重用、晋升、年终绩效等挂钩,倒逼干部真扶贫、扶真贫。(刘文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