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集:土地流转"转动"乡村振兴

发布日期:2018-04-25   阅读:1387次   字体大小:[大] [小]  
分享到:
  “我年龄大了,没有精力种地,现在把土地承包给村集体,我可以专心养羊,一年可以拿到2200元的承包费。儿子还准备外出打工挣钱,家里的日子会越过越好的。”顾集镇李翠村的贫困户张朝易说道。他将自己2.2亩地流转到村里的集体经济公司,既能领到土地流转金,又不用再为种什么操心了。

  近年来,顾集镇积极引导,因地制宜,采取租赁、转包等方式,不断创新土地流转形式、加快土地流转步伐、保证土地流转效益,推动土地向村集体经济公司、种植大户、农民合作社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集中,农业现代化化的增值效益凸显。

  通过加大力度开展土地流转,把闲置土地从农户中以出租、入股形式流转过来,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增加了农民收入。土地经过流转后,每年不用任何投资,农民从土地的束缚中彻底得到了解放,极大提高了外出务工人员的积极性。

  土地流转,产业发展,村民们踏上了增收致富之路。承包商在支付租金获得经营权后,又雇佣当地劳动力,吸收当地农民到地上务工,实现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就业,让老百姓增收致富。

  除了向张朝易这样边养羊边给集体经济打工外,现在给承包商打工的还有不少人都是村子里的贫苦户和老年人。以前,要解决这部分人的工作和生活问题,村民自己不仅没有好的出路,村集体在帮扶时也有困难,自从将土地流转后,村里经济发展了,村民手里有钱了,贫困户也有地方打工了。

  走在田野间,该镇李翠村核桃基地、刘湖村红薯基地、小良村桑蚕基地、胡湾村瓜果基地、刘老庄村彩叶林基地、大程村蔬菜基地等“六个千亩基地”初现形态,不仅加快了集体经济的发展,更让农民尝到了土地流转后的甜头。同时,该镇农综站每年为基地种植户实行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管理,在农作物生长的不同阶段派农技人员现场指导,使基地农产品稳产高产,农民稳收高收。

  据了解,该镇坚持把推进土地流转与培育主导产业相结合,引导土地经营者在不改变产业布局和主导产业的基础上,以多种方式流转土地,使土地向主导产业集中,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坚持与精准扶贫工作相结合,引导农民有序流转土地,尤其是要带动贫困户参与现代农业产业,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帮助贫困户“摘帽”致富,将“土地流转+产业扶贫”这一方式打造成推动精准扶贫的有效方式;坚持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通过加强农村土地流转,努力推进农业产业调整,积极探索“土地流转+美丽乡村”建设新途径,着力打造“生态水乡、文旅名镇”。(赵艳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