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村穆寨村扶贫驿站引来"日本客商"

发布日期:2018-03-19   阅读:1241次   字体大小:[大] [小]  
分享到:
  “‘草鸡窝’里也飞出了‘金凤凰’?没想到永盛服饰扶贫驿站成品还能漂洋过海到日本,前天日本客商带个‘翻译官’来厂里和老板孙苏颖谈业务、看样品、签订单。”芦村镇穆寨村保洁员穆从山翘着大拇指、啧啧地称赞道。

  穆从山所说的永盛服饰是该镇穆寨村就业扶贫车间,是帮扶贫困户就业脱贫的电商驿站。40岁开外的车间负责人孙苏颖年轻干练、聪明好学、业务能力强。20多年前新婚不久的孙苏颖和丈夫穆建礼到杭州服装厂打工,经过10多年的摸爬滚打,她成了厂内的技术骨干。探家期间,孙苏颖看到家乡的姐妹们因为缺少技术和门路,依然在家无所事事。离家越久越想为家做点奉献,2011年,思家心切的孙苏颖和丈夫穆建礼毅然返乡创业。万事开头难,没厂房、租赁同村邻居新建的三层楼房。没员工、手把手地免费教学员们缝纫。缺资金,用界首的住房抵押贷款。尤其是5年前成了光荣军属和党员的孙苏颖,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她感到肩上沉甸甸的担子更重了。“就业一人、脱贫一家”,风生水起的孙苏颖为了帮助更多的姐妹们摆脱贫困,决定扩大厂房面积、引进先进的缝纫机械。

  在镇村干部的帮助下,2017年10月,一座占地600多平方米、投资60多万元的钢构厂房拔地而起,注册资金268万元的“永盛服饰扶贫驿站”通过验收,100多部崭新的流水线式缝纫机组投入使用,每月3000-5000元的丰厚待遇,吸引着40多位邻村的姐妹们相继加入到永盛服饰的团队。

  创业难守成更难,通过20多年的人脉资源和诚信经营的“金字招牌”,源源不断的业务扩展的杭州、香港,并漂洋过海到日本。随着日本客商一行的实地考察、签约,给偏僻的穆寨村永盛服饰带来更大的商机。

  “酒香也怕巷子深”,谈到2018年的规划,孙苏颖信心满满地说:“我愿意带动更多的家乡父老抱团脱贫致富,只要能吃苦、有恒心,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咱就不会抱着‘金饭碗’去讨饭。”(李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