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承包土地15亩,种了桃树。树下种植红薯、马铃薯和中药材,并发展林下土鸡养殖,收入高的很!”邴集乡赵大村贫困户赵思志高兴地说。
赵思志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因家属慢性病不能外出务工,如何脱贫成为一个难题。在村委会和帮扶人的帮助下,流转土地15亩,购进优良桃树苗。桃树没有进入结果期,林下土地日照时间长。针对这种情况,乡农业综合服务站技术员,技术指导到田间地头,根据红薯和马铃薯的生产特点,进行林下地膜覆盖种植,增加单位面积产值。赵思志根据当地人的喜好,圈起来一块林地,发展林下土鸡养殖,仅出售土鸡蛋去年一年就收入5000元。
“去年,我收获的红薯出售一部分后,留下一部分红薯制成粉面,加工成粉丝、粉皮,十分畅销。在帮扶人的帮助下,还远销到城里,收入十分可观”,赵思志说。
在和笔者交流中,赵思志对巩固如今的脱贫成果充满了信心,“明年我的桃树就要挂果了,后年就进入盛果期,我的收入不愁。村委会年年帮我申请产业奖补,如果资金流转不开,还会帮助我申请5万元的小额信贷,现在国家的扶贫政策真是好!”
“立体种养殖”在该乡赵大村开花结果,在该乡西张村更是发展壮大。
“天润发家庭农场”种植桃树、葡萄树等,发展林下种养殖,并带动周边贫困户就业;“宝凤农场”发展设施农业,种植银杏树500余亩,吸引32户贫困户贷资入股,让每户均享受到3000元收益;“佳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彩叶基地,为165户贫困户开展“托管服务”,这165户贫困户可以连续四年每年享受500元的收入;“豪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设现代化生猪养殖场,帮助贫困户代种代养,做到管理、防疫、销售三统一,降低贫困户养殖风险。
“固定在我这农场务工的贫困户就有40人,每年仅务工收入每人就将近5000元;对贫困户发展种养殖的,我免费进行技术指导;对贫困户的产品我优先收购,让他们享受定单农业;同时我们农场建有保鲜库,可以规避市场低潮,完全实现在价格上涨时节出售,争取利润最大化。”天润发家庭农场负责人孙亚东向笔者介绍说。
宝凤农场是以旅游扶贫为主,建造“别墅式小木屋”近20座,紧邻拉纤沟建造,并发展水产养殖,开发“垂钓中心”、休闲农业、农家乐,集住宿、旅游、休闲、餐饮、娱乐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展望未来,宝凤农场负责人夏春林兴奋的说:“在旅游旺季,带动贫困户和周边群众,出售农副产品、手工艺品等等,收入也很可观。”
邴集乡利用现有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积极发展立体种养殖,在资金、项目、政策上,向贫困村倾斜、向贫困户倾斜,变“输血”为“造血”,激发贫困户创业潜力,巩固脱贫成效,助推“脱贫摘帽”,走出一条新路子。同时,整合扶贫项目和扶贫资金,巩固一批、发展一批、带动一批,有力助推脱贫攻坚。邴集乡积极谋划以邴集村、三和村、东张村、东张村为中心的旅游扶贫项目,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走出一条新路子,创造出了“邴集经验”。(孙占峰)
赵思志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因家属慢性病不能外出务工,如何脱贫成为一个难题。在村委会和帮扶人的帮助下,流转土地15亩,购进优良桃树苗。桃树没有进入结果期,林下土地日照时间长。针对这种情况,乡农业综合服务站技术员,技术指导到田间地头,根据红薯和马铃薯的生产特点,进行林下地膜覆盖种植,增加单位面积产值。赵思志根据当地人的喜好,圈起来一块林地,发展林下土鸡养殖,仅出售土鸡蛋去年一年就收入5000元。
“去年,我收获的红薯出售一部分后,留下一部分红薯制成粉面,加工成粉丝、粉皮,十分畅销。在帮扶人的帮助下,还远销到城里,收入十分可观”,赵思志说。
在和笔者交流中,赵思志对巩固如今的脱贫成果充满了信心,“明年我的桃树就要挂果了,后年就进入盛果期,我的收入不愁。村委会年年帮我申请产业奖补,如果资金流转不开,还会帮助我申请5万元的小额信贷,现在国家的扶贫政策真是好!”
“立体种养殖”在该乡赵大村开花结果,在该乡西张村更是发展壮大。
“天润发家庭农场”种植桃树、葡萄树等,发展林下种养殖,并带动周边贫困户就业;“宝凤农场”发展设施农业,种植银杏树500余亩,吸引32户贫困户贷资入股,让每户均享受到3000元收益;“佳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彩叶基地,为165户贫困户开展“托管服务”,这165户贫困户可以连续四年每年享受500元的收入;“豪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设现代化生猪养殖场,帮助贫困户代种代养,做到管理、防疫、销售三统一,降低贫困户养殖风险。
“固定在我这农场务工的贫困户就有40人,每年仅务工收入每人就将近5000元;对贫困户发展种养殖的,我免费进行技术指导;对贫困户的产品我优先收购,让他们享受定单农业;同时我们农场建有保鲜库,可以规避市场低潮,完全实现在价格上涨时节出售,争取利润最大化。”天润发家庭农场负责人孙亚东向笔者介绍说。
宝凤农场是以旅游扶贫为主,建造“别墅式小木屋”近20座,紧邻拉纤沟建造,并发展水产养殖,开发“垂钓中心”、休闲农业、农家乐,集住宿、旅游、休闲、餐饮、娱乐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展望未来,宝凤农场负责人夏春林兴奋的说:“在旅游旺季,带动贫困户和周边群众,出售农副产品、手工艺品等等,收入也很可观。”
邴集乡利用现有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积极发展立体种养殖,在资金、项目、政策上,向贫困村倾斜、向贫困户倾斜,变“输血”为“造血”,激发贫困户创业潜力,巩固脱贫成效,助推“脱贫摘帽”,走出一条新路子。同时,整合扶贫项目和扶贫资金,巩固一批、发展一批、带动一批,有力助推脱贫攻坚。邴集乡积极谋划以邴集村、三和村、东张村、东张村为中心的旅游扶贫项目,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走出一条新路子,创造出了“邴集经验”。(孙占峰)
- 上一篇:阜阳邮政局到王集镇走访慰问贫困户
- 下一篇:王集:"五步走"强化扶贫资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