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逢阳主持召开第三场青年后备干部座谈会

发布日期:2018-01-22   阅读:1683次   字体大小:[大] [小]  
分享到:
  1月20日至21日,市委副书记、市长何逢阳带领8名年轻干部在泉阳镇胡集村分组住村走访,并于20日和21日分上下半场主持召开第三场青年后备干部座谈会,围绕“群众观”与参与走访的同志进行座谈交流。

  在座谈会上半场,8名年轻同志分别结合自己服务群众的经历和一天的走访、围绕对“群众观”的认识和体会进行了发言。何逢阳指出,大家的发言有思考、有感情、有价值,体现出了新时代年轻干部对基层群众的情感与责任担当。

  在下半场的座谈中,何逢阳讲述了自己对“群众观”的理解和认识。何逢阳首先谈了自己对“群众”概念的认识,并从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观念三个角度阐述了自己的群众观。何逢阳指出,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根本工作路线,群众观念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人民满意为标准的心理意识,作为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观念,深入践行群众路线。随后,何逢阳指出,在日常的工作中,一些同志对“群众观”存在认识和行动上的误区。一是有不适当的群众观点,主要表现没有牢固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观的群众观点;二是有不扎实的群众路线,主要表现在不以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政绩观偏颇,没有以人民群众为依靠力量,没有把深入群众作为基本工作要求;三是有不务实的群众观念,主要表现在宗旨意识没有植根内心,群众利益没有真正摆在首位,基层执政基础夯实不够。

  何逢阳强调,只有更务实的群众观才能让我们的工作更有成就感。他指出,一是要融入群众。首先要“身入”。党员干部本身就是群众的一部分,不能人为地割裂开,要做到同吃同住同劳动,恢复与群众交流的基本能力,真正身体力行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其次要“心入”。要对群众将心比心、换位思考,要真心关注弱势群体,从内心予以理解,要更主动地去体会普通群众的日常生活。最后要“脑入”。要理性思考群众工作,从更高站位、更长远的眼光思考看待群众工作,当好群众的学生,汲取群众智慧。二是要发动群众。何逢阳指出,在基层,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程度不高,要在融入群众的基础上发动群众参与,着力激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和主体意识,激发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三是要组织群众。学会并掌握组织群众的基本规律,保持基层党组织强大的战斗力,增强群众自我组织的能力。(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