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庄:扶贫车间让贫困群众生活有奔头

发布日期:2018-10-19   阅读:914次   字体大小:[大] [小]  
分享到:
  走进舒庄镇大顾村扶贫车间,只见轰鸣的机械声中,一排排机械正在“紧张”的运转着,只见从钢条到拉成管再到切割筛选和清洗……一个个闪着银光的轴承被源源不断地制造出来。

  “在自家门口就能挣钱,不但方便,每个月还能挣2000多元钱,收入稳定有保障。”贫困户蒋文青一边操作着机械一边开心地说着。

  蒋文青是舒庄镇大顾村大蒋庄贫困户,家里两口人,和年迈多病的老母亲相依为命,因为要照料母亲,不能外出务工,再加上给母亲治病,家里生活很是拮据。自从村里建立了扶贫车间,蒋文青就积极参加免费培训,成为首批签约员工之一。“感谢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不断减轻了我家的医疗负担,还能够让我工作之余方便照顾老母亲。我一定能靠自己的双手脱贫致富的。”

  大顾村扶贫车间是该村返乡成功人士顾学精于2016年在镇政府帮助下建立起来的,自扶贫车间创建以来,他积极吸纳贫困户来自己的工厂就业,不论男女还是老弱,只要是有劳动能力,他都聘用。

  “在厂里干活的有90多人,其中有一半以上都是家庭比较贫困的留守妇女和贫困户,我们对他们免费进行技术培训,优先安排产品筛选工作。技术熟练的工人每月收入可达2500元,平均工资也有2000余元,这两年已先后帮助26户贫困户稳定脱了贫。”顾学精介绍道。

  截至目前,轴承厂已发展成为厂房面积1000余平方米,拥有机床设备96台,年生产能力达千万套,产品销往浙江宁波、福建福州等地,年销售额达到800万元。

  “我家有两个孩子上学,还种有田地、喂的还有两头猪,不能出远门。在这里干活既可以照顾家,一年还可以挣万把块钱,我感觉很满足。真得感谢顾学精带领我们脱贫致富!”正在筛检轴承成品的贫困户杨国收充满感激地说。

  “一人富了不算富,我们真心希望乡亲们都能脱贫奔小康。接下来,我们还会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到那时,我们轴承厂的带贫能力会更强,贫困群众也会有更稳定的收入。”说起未来的发展,顾学精信心满满。

  “生活越来越有奔头!”这是在扶贫车间工作的贫困群众说得最多的一句话。“送钱送物不如送岗位。每个扶贫车间成立后,镇村干部就会逐户动员在家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进车间,并积极宣传引导外出打工的贫困群众返乡就业。”该镇主要负责同志介绍道。据了解,截至目前,该镇已建立扶贫驿站2个,扶贫车间5个,通过务工就业帮助130名贫困人口和100余名富余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张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