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村没有一个人打牌赌博,没有一家整天无事喝酒,就算是办红白喜事的,也没有超过10桌的。这样的‘规矩’,在我们村里已成为习惯。”聂马村党总支委员申爱莲说。
近一年来,该乡以“树移风易俗新风尚,激发文明正能量”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把“移风易俗”作为撬动群众脱贫的杠杆,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增收的内生动能,做好脱贫“加减法”。
喜事新办,就是要破除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坏习惯。该乡通过各村成立红白理事会,将喜事从俭建章立制,对红白喜事操办作出“硬性规定”:针对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群众取消村内评选“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等的评选资格,是低保户的建议取消其低保资格。红白理事会成员都是村里的老党员、老干部等“明白人”,由他们协助制定红白理事会相关规章制度,协助帮忙操办村民婚丧嫁娶,并监督和防止铺张浪费和大操大办等现象。
“过去,群众主要是因病、因残、因灾致贫,而现在,却有部分群众因婚丧随礼而致贫,这种现象必须采取措施,从源头上刹住歪风邪气,推进脱贫攻坚工作。”聂马村党总支委员申爱莲说。
如今,全乡“喜事新办,丧事俭办”之风深入人心,从一定程度上转变了攀比观念,减轻了村民的经济负担。(殷芳)
- 上一篇:界首市西城街道推动移风易俗、力崇节俭之风
- 下一篇:市督查组督查全市美丽乡村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