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在泉阳镇热闹的集市上,一场肘歌表演,吸引了人们的眼球,引来行人的驻足观看。
肘歌是一种群众文化,2008年,被批准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肘歌采用上下配合的表演模式,力气较大、年龄较长的支撑者在下面扛着托着,俗称“顶桩子的”,上面表演的是小孩子,涂着油粉穿着戏服,扮作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小说戏剧中的人物。
表演过程中,很多行人也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表演方式,被肘歌高、难、险、美的特点所震撼,纷纷拿起手机,拍下照片或视频。(李丽)
2月4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在泉阳镇热闹的集市上,一场肘歌表演,吸引了人们的眼球,引来行人的驻足观看。
肘歌是一种群众文化,2008年,被批准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肘歌采用上下配合的表演模式,力气较大、年龄较长的支撑者在下面扛着托着,俗称“顶桩子的”,上面表演的是小孩子,涂着油粉穿着戏服,扮作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小说戏剧中的人物。
表演过程中,很多行人也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表演方式,被肘歌高、难、险、美的特点所震撼,纷纷拿起手机,拍下照片或视频。(李丽)